高中幾天不上學會被退學,原因竟然是因為該校是個“非重點高中”,幾乎每所高中都有個蹲坑墊底的學生,甚至有些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不是哭就是鬧,故意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去逼迫孩子,讓孩子沒有后顧之憂。
大學一學期,孩子因為抑郁休學了
小明今年16歲,正在上高一,在重點學校重點班。同學們都很喜歡他,父母也都對他寄予厚望,小明也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就在父母花重金把小明送到重點學校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小明在重點學校寄宿,父母把他接回家,爸爸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在學校陪他。媽媽為了讓小明安靜下來,讓他早點適應環境,就把他送到了省級重點中學。
可是,學校里的班主任老師反映說,小明平時不是很愛學習,總是跟一些搗蛋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經常惹事,有一次小明經常被老師請家長。
媽媽為此非常焦慮,在家的時候經常對小明說一些“狠話”,小明的這些話,讓媽媽感覺到非常生氣,而小明也開始對小明發脾氣。
小明媽媽說:“我也經常對他發脾氣,可是他就是改不了,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p>
小明爸爸聽到這里,也很心疼。他不知道,為了孩子的學習,這么多年的夫妻關系已經冷淡了嗎?
媽媽也不知道,她不知道,她每天除了給小明幾次幫忙,其余的時間都用來幫助兒子做些什么。
小明爸媽不知道的是,小明現在這個樣子,他們只知道對小明的成績發脾氣,打擊、指責他,不但沒幫助他,反而還讓他更加煩,所以,他不想上學。
爸爸媽媽需要了解,小明身上出現的問題,并不是因為他的功課不好,他實在是不想上學了。
小明認為,父母之所以不想讓自己上學,是因為他們覺得上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果小明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就不會產生厭學的心理了。
小明媽媽聽完我的分析后,也意識到小明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于是她便建議我可以給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于是,她趁著這個周末,給小明的班主任老師發了一條信息,同時和小明的班主任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多關注一下小明的人際交往和交流,引導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減少內向、抑郁的傾向。
班主任老師也很配合地表揚了小明的這一表現,小明的成績也慢慢地恢復了上去。
03
以上兩個孩子的案例,都和孩子的厭學情緒有關,大多數都和父母的相處方式有關,
只有一種恰當的方式,才能避免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或者在厭學時,把孩子的問題擴大化。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問題擴大化呢?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父母該怎么做?
首先,父母要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如果父母自身存在問題,需要及時糾正,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的成長會更加的困難。
其次,父母要多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困境,給孩子提供一些幫助,讓孩子去理解父母。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付出實際行動,去改正,去彌補自己。
第三,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
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同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孩子可能真的不聽話,可能真的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他們確實沒有能力和大人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時,父母就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做出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得到孩子的成長。
我是奶茶兒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