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厭學語文怎么辦?如何讓孩子好好學習?
我曾經遇到一個高一學生,他在初一的時候有厭學情緒,讀初二了,各門功課都很難考高分,初一成績一般,是因為初二的語文課上有兩道題,就是語文學不進,語文的字比較貧乏,聽不進去,所以對語文老師講課沒什么興趣。
但是他對文學并不感興趣,也不喜歡寫老師布置的作文,這樣的情況下,語文課上就越來越差,尤其是作文。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讓這個學生重新回到家,沒有完成作業,而是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也在睡覺,導致成績越來越差,最后連當地最好的高中都沒有考上,這個學生就這樣頹廢了。
我想這個學生的家長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只是覺得孩子厭學,并不是學生的問題,然后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就錯了,老師也就對學生束手無策了。
老師和家長之間經常發生沖突,就算是學校的老師也經常跟家長溝通,但是,效果也不理想。
這個學生的家長也很著急,如果他們的孩子在學校里犯錯誤了,老師一定要在班會上跟家長們好好溝通,聽取他們的建議。
但是,如果孩子很少有這樣的進步,老師也會找家長溝通,導致后來老師的教育對孩子們的效果也不太好。
所以,這也是導致很多孩子厭學,甚至不愿意學習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和老師不能共同進步,才能真正意義上幫孩子成長。
家長和老師們的初衷,是為了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但是,這種做法真的值得被提倡嗎?
現實生活中,太多的家長和老師都會因為孩子厭學這件事而頭痛不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所不能。
有的老師會鼓勵孩子們互相學習,相互補優點,互相學習。
而有的老師會用嚴厲批評,懲罰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就會被消磨掉。
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是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而不是把孩子推給老師。
家長們如果真要采取行動的話,就不要去打擾孩子,也不要去批評和教育孩子,
你的所有批評和教育孩子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03
孩子需要信任
有一個高中生說,她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考了95分,老師沒表揚她,回到家后她看到媽媽對她說:“比你成績差的同學都考得比你優秀。”
她瞬間就覺得不被看好,非常的傷心,回到家后,媽媽就把她罵了一頓,說她為什么會考這么差?是不是不努力,你根本就不用心,還說你不認真。
當媽媽這么說的時候,她內心的那種難受、被否定的感覺就立刻涌上心頭,她開始哭泣,甚至于晚上躺在床上也哭,但是媽媽依然不給她喘氣,也不罵她。
在她的哭聲中,她感到非常的委屈,媽媽為什么不罵她,還說她不努力去死呢?她真的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對待她?其實,這樣的話語對媽媽說是非常有“殺傷力”的。
為什么孩子會這樣,是因為孩子還處在“生命的逆反期”,他本能地反抗,并且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來表達,但是媽媽的行為卻認為孩子在挑戰她的底線。
很多父母的反應是,“我說了不聽,那你說說說為什么呢?”
比如孩子頂嘴,家長說“不可以”,他說“為什么呢?”
但是你看他說不行,頂嘴說不行,這時候不是反駁他,而是反駁你:“我怎么覺得不行,我覺得不能去賭。”
你看,孩子會這樣,不光會和父母頂嘴,也會越來越叛逆。
所以,父母需要掌握這三句話,把孩子的頂嘴變成一種前進的動力,引導孩子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