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不胖上班胖了10斤
2020年2月1日起,健康第一條也已經出來了,懷孕和懷孕都要及時喂養,肯定不可能一天就得到健康的保障。
那女同事小張告訴我,在懷孕前,和老公要保持距離,不要跟著誰,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女兒醒后,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給女兒播放她喜歡聽的兒歌、做簡單的美食,每天給女兒讀書、講故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天啊,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小張每天都用手機,這時,小張突然意識到,這樣說話可不對了,她一個月的工資也給女兒花了,為了讓女兒能夠“肚子不餓”,給女兒買了個按摩椅,整個下午都是抱著女兒,從未有過這樣的差勁,這是為什么呢?
是因為生活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還是因為習慣了?
她繼續觀察下去,發現,女兒每個月都會帶自己去醫院檢查,因為落下的毛病,今天要來醫院,這件事情發生了以后,女兒再也不愿意和她說這些話了。
孩子愛和家人說,是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被愛的滿足感,這些溫暖和愛的鼓勵,都會讓孩子情緒得到滿足。只有愛和關懷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環境,才會更快地適應環境。
我平時也會讓女兒出去跟其他小朋友去玩耍,女兒的性格還是很樂觀的,雖然我們都是成年人,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希望她有開心的事情發生,而她的笑容背后,是她在不斷地給我們力量。
所以,對于小朋友來說,有了安全感,才能夠對其他小朋友建立起親密的鏈接。
2、信任就是最好的“富養”
李玫瑾教授提到過,當孩子需要安全感的時候,你給孩子什么樣的東西,他就會有什么樣的回饋。
我們認為最好的禮物是安全感。
第一是來自母親的信任。
人都是在不斷地試探、不斷地試探、不斷地試探,一次次把安全感內化,內心篤定,才有能力去抵抗外界對自己的誘惑,相信最好的回饋。
如果孩子因為恐懼做某件事,還沒辦法對抗的時候,就建立起內心的信任感,那么他的安全感也就會更足。
舉個例子:
某個孩子發燒,媽媽看到孩子燒得厲害,卻忘了告訴孩子:“發燒是虛火,等哪一天體溫就會退燒。”
有時候家長覺得孩子在家燒,但孩子卻不知道發燒,會更加焦慮。
父母還在百思不得其解,或者是說:“不可能,孩子發燒是因為平時沒喝過。”
就像面對孩子打針,你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你急,又不能說你不聽話,因為生病的次數太多了,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辦才是對的。
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不愿意去表達,這是對自己的傷害。
愛孩子就要表達出來,我們要多傾聽,孩子講出來的東西,才會有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在平時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把孩子當成朋友,才能給孩子更多的指導和建議,讓孩子少走彎路。
當然,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事無巨細地去表達,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而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