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不上心,覺得很痛苦,看不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永遠只盯著孩子的成績。
我自己有一個兒子,小時候他是挺好的,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父母有親戚朋友的孩子,老師也都夸他乖巧聽話。他初中上了三年級,成績一落千丈,一直以來都是我的驕傲,但是初中畢業后,我的兒子突然出現了心理問題,他情緒不穩定,害怕考職高,甚至還有些抑郁,家長帶著他來了我們學校。
我和我家孩子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曾問過孩子的一個問題:“你的理想是什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回答說:“我的理想是考上清華北大。”
我問他:“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孩子說:“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師,或者是一位心理醫生。”
那你覺得孩子能夠對自己的理想有所表示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說,要成為一個心理醫生。”
而且,之所以會談,是因為我們家長想讓孩子立即成為一個好學生,做一個好學生,就必須做一個終身學習者,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
因為只有孩子可以將學習變成自己的需求,孩子才可以將學習當作自己的需求,并將學習作為自己的夢想。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人類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獲得別人的贊賞和鼓勵。”
任何人都有自卑的心理,特別是在人際關系中,家長千萬不要打擊,多夸獎鼓勵孩子。
也不要太注重孩子的成績,要淡化孩子的社會體驗。
考試成績只是孩子的一個隱私,我們要看到孩子背后的努力。
希望父母不要被孩子的成績牽著鼻子走,更不要因為成績而侵犯了孩子的個人空間,讓孩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在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馬浩文就是一個對馬飛素質教育的兒子的爸爸。
馬飛爸爸知道后,對兒子的學業成績感到非常重視,非常嚴厲。
于是馬浩文在考場上對兒子說:“爸爸給你決定了,你的人生就交給你自己吧”。
這句話給了馬飛很多啟發,也給了馬飛面對挫折的勇氣,讓馬飛對航天、籃球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相信自己,是孩子一次學習的最佳時機,也是孩子努力學習的最佳契機。
因為相信孩子,比擔心孩子成績差得多,更容易讓孩子產生自信心,這也是孩子在高中的關鍵期,讓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他自己來做。
孩子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比我家孩子差遠了,要是你能考上高中,我就不管你了。”
這是家長的一種思維,但是,對孩子來說,他認為自己考了高分,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實力遠勝于父母,對于孩子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否定。
孩子本來就不愿意學習,父母還一直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對象,你一輩子就完蛋了。”
你當然覺得這樣的話也沒什么,可是孩子會認為,父母這么說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好,不想讓他將來過得更慘。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總是用語言暴力,指出孩子的錯誤,他可能會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認為自己真的完蛋了,對不起父母。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都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不相信孩子能自己獨立的,所以就一直對孩子吹毛求疵,挑剔孩子的毛病。
父母對孩子不滿意的時候,孩子會不想去努力,但是父母的嫌棄會讓孩子找不到成就感,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慢慢地開始變得自卑。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父母要學會認可孩子,當孩子的表現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的時候,父母要及時鼓勵,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四、不要求孩子完美
許多父母是唯成績論的,從來都是要求孩子完美。
他們覺得只要你學習成績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做。
甚至還會拿成績去和其他的孩子做對比,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必須得比別人的孩子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