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周二下午不上學,一天不去,晚上上了一個多月網(wǎng)課。天天不上課,天天黑白顛倒。
學校的心理醫(yī)生建議我們管控手機,并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僅有24.6%的中小學生可以玩手機,超過一半的學生基本上都玩過手機,僅有23.4%的中小學生玩手機。
到了寒假,也就是7月的時候,廣州這邊的市民張先生的孩子在廣州紅領巾學校里玩手機游戲,就在花了一萬多塊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張先生看見銀行卡內(nèi)的賬單后,氣不打一處來,剛看見紅包就沒忍住打了他,搶過來直接沖他要,一副要吃人的樣子。張先生嚇得連忙跑到醫(yī)院把手機給孩子看,孩子卻哭鬧起來。
問他:你拿手機給爸爸嗎?
張先生還是不依不饒地說:你給他還要手機?
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哭鬧,張先生終于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熊孩子”大鬧了大鬧。
很多網(wǎng)友都表示:小孩子不能玩手機,大人要是玩手機就好了。
張先生說,他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明明自己一天也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但孩子卻偷偷看他的手機,導致他一天都想著玩手機,成績也大不如從前了。
事后張先生找到了物業(yè),物業(yè)公司在監(jiān)控了解情況后表示:確實有孩子拿著手機當成了玩具,孩子知道玩手機對視力不好,不給他玩,就不想玩了。
孩子又哭又鬧,物業(yè)還不給辦法,只能把手機給他玩了。
事后鄰居不止一次勸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有些家長就是不聽,我有一個親戚的女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三歲了,過著吃糖的生活,他們要么買吃的,要么買玩具。
孩子在看電視時,她也看電視,有時就去廚房里拿一袋糖,她就馬上回來拿走,不給她就會哭。
但是如果孩子不給,家長就會說:“再看一會兒,就去睡覺,明天再看,現(xiàn)在看就起不來。”
或者說:“我告訴你多少次了,電視不要看了,你總是這樣。”
這種做法看似在告訴孩子不要看電視,實際上是在否定孩子,應該去看書,因為在否定孩子的潛意識里,自己已經(jīng)給孩子規(guī)劃好了一切,但是孩子還是想看。
于是他們開始各種招數(shù)讓孩子去看書,像:看電視、吃糖、讀書、繪畫等等。
結果最后孩子的內(nèi)心真的就真的很抵觸,不愿意去看書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轉化成:我跟你說了不行,不能看電視,我們做功課的時候也要專心致志。
比如:你可以說:“別看了,我們寫完了,然后呢,就可以去玩手機。”
你要是還想看手機,或者正在看手機,我相信你的爸爸也會說:“好吧,我去寫作業(yè),你去寫作業(yè)。”
最后孩子就會覺得你愛的不是我,而是手機,甚至還在玩手機。
孩子已經(jīng)對手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家長就要想辦法引導孩子的興趣,和孩子一起玩手機,或者陪孩子去戶外活動。
要是家長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么孩子是不會沉迷手機的,所以說在解決孩子沉迷手機這件事情上,家長一定要立場堅定,堅持原則,不能因為孩子的撒嬌或者是耍賴就妥協(xié),要不然就無法收走孩子的手機。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時候孩子沉迷手機是因為孩子覺得生活太無聊了,沒有玩伴,所以他們才會想要玩手機,所以家長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當他們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時,他們就不會只知道玩手機了,而是會更加的沉迷于手機。家長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時,那么孩子就不會只知道玩手機了。
3、 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手機
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放下手機,所以只準孩子玩手機,而不允許孩子玩手機,甚至是禁止孩子與外界接觸,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好奇心,讓孩子對手機的興趣越來越濃。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