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不好厭學怎么辦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上進。現在是關鍵時刻掉鏈子,爸媽急得七竅生煙,怎么辦?”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不久看了一個男孩的吐槽,他的故事很心酸。
是的,他上小學四年級。
他在學校是個“問題兒童”: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寫作業、平時看課外書不看。
老師和父母不知道,每天晚上為他苦口婆心,也不知道他哭到哪里去了。
爸爸媽媽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一天,他和媽媽說,說自己不想上學了。
每天早上都是哄著他起床上學,送他去學校,還是給他寫不完作業。
但是沒有幾個月,他上學的動力消退了,不想去上學,說什么都不去。
有時候看到他那種頹廢的樣子,忍不住心疼他。
可是爸爸媽媽卻說他,我們還要上班,只能去學校了。
他說沒有別的辦法,他只能出去找工作。
他辦了一家酒店,做到了酒店的一名員工。
媽媽則是在家全職太太,供他上學。
但是他覺得非常奇怪,自己從小就得不到媽媽的肯定,自己成了一個低自尊的人,自己在別人眼里有沒有價值,自己的學習成績怎么樣,哪里能變成自己的優勢?
他總是在心理上用否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痛苦,也在乎著別人的看法,一旦他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望時,他就會感受到失敗。
一旦他在意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別人的想法,他就會非常痛苦。
同時,他內心也會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好的表現,特別想做好一切事情。
如果父母因為他這樣的想法而否定他,這樣的孩子就很容易被他人否定,就會在以后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敢表現出自己,因為他知道一旦出現不好的事情,他人就會對他說三道四,他就會讓自己陷入一個非常焦慮的狀態。
所以,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去挖掘和肯定孩子,只有不斷的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一切,而不僅僅只是局限于一方的世界。
2、帶孩子做心理咨詢,減輕壓力
其實,現在的孩子壓力還是非常大的,而且父母們壓力也非常大,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孩子,而是他們自己。
很多父母會覺得壓力大,不愿意去看見孩子,更不愿意去和孩子做心理咨詢,認為自己的孩子還是孩子,因為覺得孩子的內心太脆弱了,自己可以給他什么了。
這樣的話,孩子根本就不會感受到父母的壓力,就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這樣的結果就是雙方之間沒有感情,父母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
3、強調孩子的缺點
其實很多父母都喜歡把孩子的不足掛在嘴邊,而且這樣的想法經常會在家里引起孩子的共鳴,當孩子犯了錯的時候,也會進行責罵,這樣的做法對于孩子來說是錯誤的,當他沒有辦法去改正時,父母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當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抑郁的情緒,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父母應該怎么做?
1、多給孩子陪伴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的豐富,這樣才能讓孩子內心更加的充實,孩子性格的健全也會更加的開朗,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2、積極引導孩子
雖然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逃避,但是面對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父母應該積極的引導孩子,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只有對于孩子來說,最應該向父母展示的東西才能夠讓他們有安全感,更加的放松。
3、適當的鼓勵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鼓勵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但是父母的鼓勵方式并不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加積極的心態,所以父母的鼓勵方式也很重要。所以父母應該要適當的去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避免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逃避。
4、平時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
父母平時應該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非常愿意為家庭做一些事情的,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能夠在父母的影響之下,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當孩子在完成自己的功課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他們家中的每一個責任都需要自己去承擔,孩子就會因此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自然而然的孩子也會把這項責任心寄托在父母的身上,慢慢的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說一些負面的話,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最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將負面的情緒帶給自己,不然的話,孩子也會將很難與父母進行溝通。
父母的相處模式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影響孩子,所以,父母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孩子出現負面情緒,這樣才能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