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不上學還迷茫
不上學還迷茫
從9歲到17歲,是人生的2個重要階段,從學生到成人,我們面臨的任務很多。大學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在大學中可以“指正”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認知。但要掌握真正的真理,還需要學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于已經迷茫的孩子,我們要學會逐步引導他,給他信心,因為他們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堅信我能行”就一定能成功。
對于我們迷茫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看到“我能行”,讓他知道自己可以“可以”,讓他知道“我能行”。這樣的孩子更有信心,能夠主動做出改變。
要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重新認識自己,從而樹立信心。自信的孩子就會激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去努力學習。而要讓孩子相信“我能行”,并為了這種自信而努力。這樣的孩子,即便成績暫時落后,也不至于無可救藥。
要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但要做到激發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比如,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我們如果能夠把這次考試成績提高上去,孩子就能夠提升自信,提高學習能力,并以此來激勵他們勤奮學習。
在此過程中,我們要耐心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粗暴地指責。
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明白,對于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能不能做到認真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這種能力不足,一定要及時糾正。
03 給孩子信心,坦然面對考試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厭學情緒,實際上是缺乏對考試的自信心。所以,家長應該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自信,讓他們對考試正視它,從而不因影響而分心。
考試結束后,家長要詢問孩子:“老師,你覺得考試后,感覺如何?”這樣可以讓孩子對考試“有據可循”,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
04 幫助孩子制定復習計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的時間很快就會延長,所以,在制定學習計劃時,一定要綜合考孩子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05 教孩子學會科學用腦
學習時,要讓孩子養成隨時隨地大小便的習慣,而不是一天到晚,到了讓孩子干什么就做什么,不會思考,只會死記硬背。
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防止孩子因過度緊張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滑。
為了防止孩子考試作弊,考試前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一定要在本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不作弊不偷懶,平時一定要督促孩子,同時也要和孩子溝通交流,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才能考上好大學,只有好好學習才是對自己有用的。
家長也應該試著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