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一上學就厭學怎么辦
家長朋友們,你們到底要怎么做呢?孩子才5歲就開始厭學,不就是不想學習嗎?為什么突然就不想去上學了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為什么我們大人要給孩子立規矩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難道是因為他長大了就會故意犯錯或者故意犯錯?還是他聽不懂我們的話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首先,為什么孩子小時候總是聽話,長大就叛逆了?
因為,這是孩子自我成長的必經之路。他還沒有開始形成自己的性格,沒有一定的閱歷和社會經驗,因此,在他們的眼里,只有按照家長的命令和準則來執行,否則,就是不聽話。
只要孩子不聽話,家長就會被冠以愛聽話的標簽,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于以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
他不聽話,就會被貼上不懂事的標簽,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在乎自己,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因為,孩子從來都是在管束著自己,完全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后果。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應該怎么辦?
1. 把命令孩子作為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長覺得教育孩子是個“苦差”,其實,并不是這樣,家長不妨把命令孩子作為對外漢語詞匯,站在孩子的角度,會發現,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也變成了不聽話懂事的“熊孩子”,家長對孩子的命令太多,孩子覺得不被尊重,“叛逆”也就出現了。
2. 不要“命令”,要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都非常強勢的要求孩子怎樣做,即使孩子真的做錯了,家長也不忍心責怪他們,所以只能用命令的語氣,希望孩子能聽話,并且以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話。
其實,家長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媽媽也很想知道你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告訴媽媽,好嗎?”
當孩子聽到家長的話,就會覺得自己的情緒被接納了,就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時,孩子就會打開自己的心扉,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能更加接納父母,將父母當成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一個傾訴對象。
2.尊重孩子的隱私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要注重溝通的方式,我們要注意可以用委婉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比如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你可以寫日記,也可以寫日記。
不要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實有些事情需要親身經歷,父母只要好好的引導孩子,孩子就可以慢慢的走出來,而不是用大哭大鬧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3.當孩子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
作為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行為,是因為自己不懂得控制情緒,還是因為孩子真的做錯了,比如打碎了飯碗,孩子卻說“這盤菜太重了,我放在這里已經夠了”,這種情況下,父母也不要說“我的話不聽”,而是說“我希望你能自己做好飯菜,并且把青菜和湯勺還有一部分放在餐桌上,這樣可以讓你在眾人面前吃的更加美味”。
在孩子行為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本能的先去否定孩子的行為,并且去批評孩子,甚至會覺得這種做法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在孩子的角度上卻會覺得這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因此我們要給予他相應的權利,讓他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去慢慢去完善自己。
3. 讓孩子有參與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總是直接去否定孩子的行為,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束縛,這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有參與感和責任感,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在家庭中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感覺,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去把事情做好,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因此在平時家長可以適當的去給孩子一些獎勵,讓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在影響著自己,那么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會變得更加的有參與感和積極性,自然也就不會形成不想寫作業的念頭。
二、想要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注意這幾點
1、讓孩子意識到作業的難度
有的時候孩子寫作業只是為了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任務,當孩子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想事情難的,那么就會出現一些困難的事情。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作業的難度,讓孩子感受到作業不僅是一種任務,而且還能夠得到一些幫助,那么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2、孩子寫作業是一種自己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要求和輔導作業的質量,因為如果家長的輔導孩子的作業,會讓家長感覺到很吃力,孩子往往會出現抗拒心理,甚至會因此而討厭學習。
所以說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孩子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對孩子進行輔導。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