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沉迷游戲的一封信
親愛的孩子:
你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收到您的來信,字里行間我是那么的心疼,心里非常自責。
你說你非常不理解父母,你說你爸媽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你還有什么理由不理解。
看到你描述的癥狀,我很震驚,你說這不是個別現象嗎?但我更同情你的父母。
你說你現在14歲了,雖然不是什么專家,但一直是你父母的驕傲。
上高中的時候,我和你媽媽之間的溝通一直很順暢,有什么事情也愿意跟你媽媽說。你一回家就躲進房間,生怕你媽媽知道了什么。
你在學校的時候,總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和我們說話。你有什么事情也從不和我們說。
就這樣,你的成績在班級一直是名列前茅,直到考上了重點高中,突然之后就變成了一個人煙稀少,無趣,郁郁寡歡的人。
放學后就拿著個手機躺在沙發上玩游戲,好像什么都不干一樣,有時候吃飯的時候,都不愿意和我們一起吃。
只有你打游戲時,你才會把飯菜和被人家吃掉,人家也吃不完,你才感覺有人在跟著你,你很難受,甚至想逃離。
所以你的手機游戲才會成為孩子逃走的“避難所”,孩子們也會失去了傾訴的對象,只好躲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
三、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呢?
1.用親情溫暖感化孩子
心理學家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出現問題,很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
如果父母一味地指責孩子,打罵孩子,將孩子推開家門,那么,孩子勢必會更加不愿意與父母進行交流。
而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情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情緒中慢慢冷靜下來,慢慢疏遠父母。
2.把握好溝通的時機
孩子和父母鬧脾氣,一般是由于情緒的波動比較大,既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也比較暴躁,所以當孩子和父母意見不一致時,父母就會著急上火,所以在溝通時就急躁、埋怨孩子,而不是先解決問題。
父母先要平復情緒,可以先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然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最后再進行訓斥和批評,讓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
3.當孩子情緒穩定時,給他說出內心想法
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不加控制而大哭大鬧時,父母可以適當的說出內心的想法,但不要直接和孩子“對著干”,要告訴他,父母的意見不一定是對的,只有父母真正的理解了孩子,才能夠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我想怎么跟你說?”“我是為你好”這種口頭上的說教說教而已,這樣的話說出去對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比如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我希望你現在也是不開心的。”
而不是說“你這樣對我,我就不開心。”
因為父母總是把他的情緒直接拿來去指責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根本不愛他,根本不了解他的真實想法,長此之后,孩子根本無法承受父母的情緒,在性格上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打一頓,讓他們在父母的暴力中受挫。
一個人如果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人的性格也會更好,因為他的人際關系也會更好。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曾仕強教授說:""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讓他們不開心時,能夠hold住自己的情緒。"
這也是他們的一句話:"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是有能力的人。"
英國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洛克菲勒,他在《能夠和孩子一起玩耍》一書中寫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應該讓他們感到沮喪和無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