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沉迷游戲
是網癮少年產生惡性循環
作為班主任,最近聽到最多的,就是“家長玩手機游戲,孩子學習也不積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如下圖,家住義烏區的樂樂(化名)正在上小學五年級。
“每天晚上,我回到家,兒子都在拿著手機打游戲,我去看他的時候,都感到兒子玩手機游戲沒有節制,我就說了一句‘把你的手機沒收了,跟我說過多少次了’?!?/p>
樂樂第一次在我面前玩游戲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異常。我告訴他,“游戲這個東西,你不玩了,你看你有多迷茫?!?/p>
接著,樂樂說“你的爺爺奶奶這么說你,你一定很難過,你是很難過。你很難受,但是游戲,它在某種程度上給你讓你獲得了一些東西?!?/p>
樂樂立馬停止了哭泣。
我覺得這位母親非常智慧,用簡單的方法來處理了孩子的情緒,用“共情”去化解了孩子的情緒,當他覺得你能看到他“因為某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情緒就會隨之消失不見了。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用。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孩子寫作業,墨跡,媽媽怎么說?
孩子說:“別墨跡了,快點!”
媽媽說:“別墨跡了,你要是再不快點,你就把飯都涼了,涼了你就不會吃了。”
于是孩子就會因此而感到非常的痛苦,很有可能他就不愿意寫作業了,因為他感覺不到媽媽對自己的關心,感覺不到媽媽對他的尊重,他的心靈就會變得很脆弱,他就不愿意去面對學習了。
而且很有可能他因為你的怒火中燒了,所以他也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很難受了,那么,千萬不要再去和他去講道理,而是學會冷處理。
我記得在一次咨詢中,有一個媽媽,她說自己的女兒寫作業從來不愿坐在她身邊,媽媽很生氣,可是她也沒有辦法,她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來表達。
也許是媽媽無法忍受孩子的這種態度,所以她的女兒回到家就把自己反鎖在屋子里,不愿意和她說話。
媽媽很擔心女兒的心理問題,于是她就把這個問題寫在了一封信里,我們可以看到青春期的親子沖突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
很多媽媽都會說,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了,平時遇到點問題就會向父母請教,并且有什么話也不愿意和父母講,再加上孩子是個小話癆,一旦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的,一副天真的樣子。
這讓媽媽很是苦惱,媽媽說一句,孩子頂嘴十句,有時候媽媽讓孩子多說幾句,孩子就會變得不耐煩,最后甚至還會對媽媽吼起來。
其實這種變化可能是進入了青春期的征兆。進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但同時他們對自己和周邊的世界也越來越不認同,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叛逆的心理。
青春期并不是孩子的叛逆,而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必經階段
。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
這一階段的孩子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行為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感到高興,這是正常的現象。而且,這時候的孩子是非??释毩⒌?想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向世界展示自己已經長大了。
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意,他就會非常容易被家長批評,從而產生一種自我否定的想法。
我不能玩手機,我不能出去玩,我不能玩玩具,我不能做這個,我不能去做一件事情。在這些情緒中,孩子就會漸漸開始慢慢地用“不聽話”來反抗。
3、有一些小孩經常會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些孩子經常聽到或看到家長對自己的老師說:“你上課不好好聽課,這都是你的錯!”
或者聽到老師說:“這個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你看他說話聲音小,學習可差!”
就會引發內心深處的恐懼感,從而不敢輕易地去嘗試,不敢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