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上學打電競,打電競為何喜歡玩游戲?家長反思之后,發現是因為自身與孩子缺乏溝通交流,一味的禁止孩子玩游戲,所以與孩子的溝通障礙越來越大。
孩子去上興趣班,但是,去了幾天又不去了。孩子非常渴望上興趣班,這也很可能是家庭成員溝通上出現了問題。父母與孩子缺少溝通,結果只剩下了爭吵,孩子因為長期被父母忽視而感到絕望。
我們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現在我們回到正題,孩子為什么會對游戲沉迷?我們應該從哪里找對策?游戲是不是洪水猛獸?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游戲?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我們認為,孩子如果已經對游戲上癮,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堵住他,不是疏通,不是控制,而是要切斷。
首先,沒收他的手機。其次,要想辦法引導他不在沉迷游戲中。再次,要想辦法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即使不上網,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最后,我們還要清楚一點:在網絡成癮的孩子身上,一定有一個或者幾個特別要好的孩子,這個并不一定就是游戲障礙。
我在臨床心理干預中發現,凡是那些已經成癮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在孩子出現游戲成癮后,非常焦慮,到處找方法,嘗試各種方法,但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其實,他們面臨的問題更加普遍,因為在社會上生存、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不得不面對家長這個面臨的問題。
有些家長非常焦慮,把孩子送到心理機構,接受心理咨詢/治療,但是,效果卻不理想。
所以,家長首先要對孩子有信心,而不是有要求,要有期望才能有動力。家長如果不能理解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拋棄”,對家長的失望也會增加,從而更不愿意接受心理干預訓練。
除此之外,家長對于孩子出現的問題也應該保持一個理性分析,積極看待,有時候父母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心態。家長對于孩子存在的問題要積極行動,努力去改善。當然,也不能過于悲觀,自怨自艾,要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對自己說:我能行,我能行!
第二、加強鍛煉,補充營養。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專家認為,多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氣血通暢,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身體長好。比如,慢跑、跳繩、瑜伽、乒乓球、游泳等運動可以讓人的身心放松,緩解壓力。經常運動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強體質。
第三、保持規律作息,加強鍛煉。
規律作息時間很重要,即使是周末也要做好戶外活動,可以帶著孩子出去玩一玩,比如去公園、動物園、放風箏、打羽毛球等等。還可以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紅十字會運動,或是志愿者活動等。
最后,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進行及時關注,讓孩子在健康、合理的心理環境下成長。
對此,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1、要讓孩子建立起對自己的認同感
。讓孩子明白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自己的優點也能夠讓孩子產生“自豪感”。他們在幫助家長做事情時也會努力完善自我,會在父母面前表現得越來越出色。
2、要讓孩子真正感覺到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
。對于孩子取得的進步,要給予鼓勵、表揚、肯定。還要有條件地讓孩子通過與他人接觸、與大自然接觸、閱讀、運動等來感受家庭的溫暖。
3、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
。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郊游、旅行,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做一些課外活動,讓孩子在群體活動中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感。
4、與學校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家長需要找時間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讓老師也能多多幫助孩子。一旦發現孩子在學校出現了一些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讓學校老師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家長一定不要著急,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再對癥下藥。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