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刷屏時代,“銀發族”成為“低頭族‘’,如何破局手機“困”境?

整天抱著手機不放,手機沒電便坐立難安、時刻離不開Wi-Fi……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頻繁使用智能設備,有些成為了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和網絡群組的“網癮老年”。這讓當下很多年輕人感慨:“那些年勸我們少玩手機的父母,如今活成了我們過去的樣子。”

據《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64.8分鐘,有超十萬老人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

一方小小的屏幕,為老年人驟然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成為了他們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工具,卻也悄悄地綁架著他們的生活……

首頁看點丨銀發低頭族,如何破局手機“困”境?

刷屏時代,“銀發族”成為“低頭族”

可口的菜肴擺了滿滿一桌,可林一冰62歲的母親就是不動筷子,眼睛緊盯著手機,另一只手在屏幕上不停地劃動著。

“別看手機了,飯菜都涼了!”林一冰在一旁忍不住嘟囔著。

這句話,以前是母親常在她耳邊嘮叨的,現在輪到林一冰自己說出口,她覺得有些好笑,但又帶著幾分無奈。

大學畢業后,東北人林一冰留在了南京一家大型會計事務所工作,平時因為工作繁忙,她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和父母相聚。為了方便聯系,前幾年林一冰給母親換了智能手機,手把手地教會了母親如何使用微信聊天、短視頻和在線支付。由于疫情影響,林一冰已一年多沒回家了,這一次,趁著國慶假期,她回家探望父母,老兩口對手機“愛不釋手”的程度,讓她印象深刻,“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各自占據沙發的一角,一言不發,只顧著埋頭‘刷’手機。”

“媽媽現在網癮特別大,一天能刷五六個小時的短視頻,有時候到深夜一兩點也不睡覺。”林一冰發現,母親對短視頻格外癡迷,抖音和快手的點贊主要集中在廚藝養生、生活搞笑、家庭情感類的一些“土味”視頻。

被手機“勾走了魂”的不僅僅是林一冰的母親。

時針指向深夜12點,手機忽明忽暗的光,照亮了徐阿姨不愿睡去的臉龐。

微信、糖豆廣場舞、K歌軟件、快手視頻,四大軟件串起了徐阿姨的一天。“不瞞你說,疫情期間,我媽媽幾乎都沒出過門,有時候甚至連床都不下,沒日沒夜看手機。”徐阿姨的女兒抱怨說,自從母親迷上了手機,曾經熱衷的廣場舞、健身操都統統被拋到一邊了。在女兒眼里,母親是手機達人,手機P圖、剪短視頻、購物,樣樣不在話下。這不,母親最近又迷上了“全民K歌”這款軟件,整個人像是著了魔一般經常對著手機唱到深夜,搞得鄰里都不得安寧。更讓她覺得擔憂的是,因為母親沉迷K歌,家里的廚房已經燒壞了好幾口鍋,“想著真讓人后怕!”

類似的“網癮老年”絕非個例。在社交平臺上,“父母沉迷手機怎么辦”成為了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網友都表示,以往8點上床,9點打呼的爸媽們,現在到了深夜12點,依舊精神亢奮,沉迷在手機的世界里不愿睡去。

知乎上一位網友的經歷讓人哭笑不得——“外公今年73歲了,前段時間老毛病肺氣腫犯了,導致他呼吸不了,大晚上打‘120’送去醫院,把家人急得不行。然而,住院期間,外公夾血氧儀的時候居然給我媽媽說,能不能給他換個手指頭夾,把中指夾住不太方便玩手機。”

另外一位網友也吐槽——“親戚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做奶奶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打開抖音,讓孩子再假裝不小心打碎一個,一起面對鏡頭說些吉祥話拜年。”

玩手機,成了當下很多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呈現了“老年低頭族”的熱鬧生活,手機閱讀、小視頻、互動簽到等功能大大緩解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獨。

為什么“網癮老年”越來越多?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表示,人的評價體系由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組成,當社會評價弱于自我評價時,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老人退休后回歸家庭,失去了一定的社會關系支撐,這時候,互聯網的溝通和互動給了他們再次與社會接軌的機會,拓寬了他們與外界接觸的渠道,成為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撐。”

首頁看點丨銀發低頭族,如何破局手機“困”境?

“銀發低頭族”刷的是什么

人至暮年,手機里的大千世界,成為了很多老年人內心的“避難所”,釋放著他們的空虛和寂寞。

一臺小米手機,對于68歲的陳阿姨來說,似乎就是一個貼心的“閨蜜”。對著它,陳阿姨說了很多連女兒都不愿說或者不曾說的“悄悄話”。

自從女兒接連生了兩個孩子之后,陳阿姨便只身一人從老家來到南京,當起了“老漂族”,承擔起了照顧孫輩的職責。老家和南京的距離并不算遙遠,車程不過兩小時,但陳阿姨仍然覺得自己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白天,女兒女婿上班,孫子孫女上學,大把空閑的時間里,陳阿姨經常去小區里的小花園坐坐,那里有不少老人坐著聊天,但各自的普通話里都帶著濃濃的家鄉口音,溝通起來挺費勁。

2016年,陳阿姨擁有了第一只智能手機,之后,她便將自己的情感投注其中。如今,陳阿姨加入了30多個微信群,每天早上6點,她都會準時收到各個微信群群友的“早安”,晚上11點大家又會互道“晚安”。每一次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都會讓陳阿姨興奮不已。

在中國,大多數老年人接觸互聯網的起點是微信。中科院發布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顯示,超九成老人會使用微信聊天,超八成中老年人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與他人互動、接收或發微信紅包。

對于大多數老人而言,微信社交中的點贊和及時回復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儀式感。陳阿姨說,點贊就是在告訴別人“我正在關注你”或者是“我得到了別人的關注和認可”。有時候,陳阿姨會抱怨女兒,從來不看她轉發的內容,也不點贊。相比之下,微信上的“好友們”則顯得更為貼心——每一條朋友圈,好友們都會熱情地點贊和回復,這令她有一種被關注、被重視的感覺。

越來越多的銀發一族加入智能手機使用“大軍”,也引得資本競相布局,各大App不斷深挖老年用戶的喜好和特點,精準推送其喜聞樂見的內容,進一步吸引“銀發族”成為了“低頭族”。

自打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72歲的老趙便迷上了網購。哪個平臺的商品最便宜,老趙心里門兒清——他買過9.9元的拖鞋、19.9元的T恤、29.9元的折疊椅……最近雙十一,老趙更是把時間都用在了觀看直播上。“他總是在家里搖手機,說是攢步數可以換錢;玩遍各大購物App,天天在家族群里發鏈接,讓我們幫他砍價。”在銀行工作的女兒趙譯抱怨道,“我家的親戚們已經很少回復我爸要求點贊和砍價的消息了,大家天天也比較忙,很多時候還要別人下載App和注冊,有很大盜用個人信息的風險。曾有親戚在群里直接叫停爸爸這種行為,但是爸爸不聽,氣氛一度很尷尬。”趙譯直言,父親每天積分換券,真正用得上的時候很少,而利用砍價、點贊買來的東西,其中不少是一些質量低劣且不太實用的商品。

《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顯示,老年人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比例高達67.3%。其中,受騙信息類型前三位分別是免費領紅包、贈送手機流量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

在中國,很多老人是各類民間偏方和心靈雞湯的擁護者,“防癌抗癌的10種常見食物”“無籽葡萄竟是避孕藥打出來的”“老人撞樹可以疏通經絡”……學醫出身的李暢經常苦惱,自己76歲的母親總是被這種虛假新聞、短視頻里面的養生“秘方”洗腦。“母親一直患高血壓,有時候身體不舒服,我們要帶她去醫院,或者要她吃藥,她只信所謂的秘方,根本不去看病。最讓人擔心的是,有些養生秘訣其實是打著‘賣藥’的幌子,她幾次都差點要買。”在李暢看來,傳統的閱讀習慣,讓老年人對媒介的依賴性、信任度高,“只要網上看到的,什么都信,什么都點,根本不相信有虛假信息的存在”。

“一篇微信文章、一個短視頻,背后或許就是成規模、成體系的團隊在操縱老年人的注意力。互聯網行業一系列產品設計原理,本質上都是想讓用戶的目光多停留一會。許多App打著返現補貼的旗號,誘導老年人轉發內容,實則都是宣傳或推廣產品。”在互聯網行業工作多年的周月新深知,很多App和平臺都有算法推薦機制,這些軟件在安裝后,會偷偷收集老人信息,再利用大數據信息對老人們進行用戶畫像,給他們打上“容易被誤導和誘導”的標簽。而由于老年人網絡安全知識相對欠缺,極易陷入帶有欺騙套路的內容和廣告中,進而被誘導充值、購買理財產品、保健產品等。

首頁看點丨銀發低頭族,如何破局手機“困”境?

從適老到助老,共同關注“低頭老年”

2021年5月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4億。在一個老齡化加劇的社會里,老年人的生活狀態、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應當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身處數字時代,鼓勵老人擁抱互聯網,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但又不落入技術的陷阱,還需要社會和家庭多方面配合共同推進。

去年12月,工信部宣布,從2021年1月起進入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互聯網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并要求保障老年人信息安全,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行為。近期工信部再次發文,要求適老化網站、適老化App嚴禁出現廣告內容及插件。

今年上半年以來,某短視頻平臺打擊“賣慘式”帶貨,處理違規直播間446個,封禁違規賬號33個,包含“徐憶情感電臺”“權哥講情感”等多個粉絲超百萬主播;而另一家短視頻平臺封禁了152個針對中年女性粉絲的劇本炒作式情感直播間。

“現在很多短視頻平臺已經推出了青少年模式,能否模仿‘青少年模式’,推出一個老年人防沉迷模式,杜絕不良信息,規避沉迷風險。”“80后”公司職員李想這樣建議說,但隨后她又補充道:“老年人是成年人,這種模式實施起來不太容易,且與商業利益相悖。”

在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看來,如今的互聯網移動端,大部分智能產品根據相關要求進行了適老化改造,但基本都停留在放大頁面和字體上,適老化改造仍然不夠徹底。“互聯網的適老化改造應該由專家組成團隊,研究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相關內容,而不是盲目根據算法來推薦。”

張純還建議,全國各地應當做好老年大學的資源投放,用豐富多彩的課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成。“老年人上老年大學真的是為了學知識么?其實不盡然,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抱團取暖,在這里滿足對友情、社交的渴望。”他表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要充分發揮社區的力量,“現在社區更多的是給老年人提供物質保障,其實對于老年人來說,心理救濟可能比物質保障還要重要。社區應當多組織戶外活動、才藝表演,建立健康和諧的老年群體生活模式,讓老年人有更多的選擇和去處,才能讓他們有動力放下手機,走出家門。”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學者陸遠也表示,應當充分發掘分散在基層的老年文化資源,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供老年人選擇。“南京作為世界文學之都,有許多民間閱讀組織、親子讀書會,但似乎還沒有專門面向老人的讀書會,政府可以面向老人,提供一系列的文化需求服務和政策支持。”不過,他也強調,家庭生活仍是老年人生活的重心,子女不能將原本陪伴的義務,心安理得地交給社會或者相關組織,常回家看看,多與父母聊天溝通,讓老人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呵護,感到尊重和認可,才是預防老人沉迷手機的好辦法。

“今天是我小孫女12歲的生日,我愛她,關心她,祝她永遠健康成長。”11月1日,72歲的退休老師孟阿姨用美篇制作了《美好的一家》,發送給了遠在北京工作的女兒,相冊里回放了女兒懷孕、小孫女出生成長的一幕幕。對于一位72歲的老人來說,把十幾年的歷史照片做成相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找照片、找圖片、動畫制作,孟阿姨用手機“搗鼓”了十多天,才最終完成。

千里之外,女兒點開這個帶有音樂背景的網頁后,淚流滿面,“因為在這里面,讀到了媽媽深深的愛和思念。”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8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上午9:40
下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上午9:45

相關推薦

  • 15歲少年沉迷游戲無法自拔

    龍向陽,一位年過5旬的父親。他向江西都市頻道大型心理援助類節目《幸福配方》求助,說自己左腿股骨頭壞死,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可跟身體的疼痛相比,龍向陽最無助和最擔憂的,是他還不滿15…

    戒除網癮 2022年9月26日
  • 孩子沉迷游戲如何封號

    據浙江政務服務網12月8日消息,近日有一位家長留言反映稱,國家出臺“防沉迷”政策后,自家初三的孩子對一周3次的時間更加珍惜了,更加光明正大地玩《忍者必須死3》游戲了,孩子在每周3次…

    戒除網癮 2022年9月24日
  • 15歲少年竟為打游戲,每天只睡2小時,導致突發腦梗住院…….

    孩子玩游戲上癮這個事情一直都是廣大家長們非常擔心的,畢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如今基本已經到了人手一部手機的狀態,甚至不少孩子們都是手機不離身,這無疑也是給孩子提供了接觸游戲的機會…

    2022年4月8日
  • 高一孩子沉迷游戲叛逆不溝通

    高一孩子沉迷游戲叛逆不溝通(高三沉迷游戲不與家長溝通) 高一男生沉迷游戲,不愿溝通,叛逆抵觸情緒強烈怎么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495】 河北勞媽媽咨詢:孩子高一,目前沉迷網絡游戲,不…

    戒除網癮 2022年9月6日
  • 孩子怎樣戒網癮

    孩子有網癮,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不順心,在現實中找不到方向,感受不到溫暖,所以在網上尋找快樂,達到一個逃避現實的作用。雖然也有些孩子是真的沉迷游戲,但是本質上還是在…

    戒除網癮 2022年5月20日
  • 青少年網癮(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

    青少年網癮(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   前不久,人民日報的一則新聞看得人既痛心,又毛骨悚然—— 戒除網癮?目前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方法,主要是分成3種,第一種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戒除網癮 2022年8月10日
  • 蓋倫戒網癮(LOL變成“無盡聯盟”,無限火力出5把無盡,能幫對面玩家戒網癮)

    我們知道LOL最近有一個模式非常火,那就是玩家期待已久的無限火力,這個模式里面,玩家使用的英雄可以減少80%的CD,而且現在還能自己選擇英雄,不像之前一樣是系統自動選擇的,所以很多…

    2022年5月14日
  • 戒網癮中心(戒網癮學校的孩子后來怎么樣了)

    從沒見過這樣的父母,孩子明明不想玩游戲,可父母卻偏要逼著他玩。   這個困得睜不開眼的少年叫魯彥希,他已經連續玩了兩天游戲了,在這兩天 ,他一共就只睡了三個半小時,躺在床…

    戒除網癮 2022年4月27日
  • 黃州戒網癮(新鄉戒網癮)

    有家長留言呢,說孩子不喜歡學習怎么辦,關于學習和興趣呢?家長們需要知道的道理。孩子不想學就不學,那還需要我們父母做什么呢?其實學習和任何興趣都一樣,如果你把學習和興趣變成工作,都會…

    2022年5月18日
  • 強哥戒網癮(戒網癮兄弟)

    本次,跟我們分享的是@強哥,他曾經是個網癮患者,超喜歡玩游戲。后來戒掉網癮開始買基金,結果卻把基金當成游戲玩,那他到底是怎樣將游戲的“套路”用到基金上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分享: …

    2022年5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利川市| 普兰县| 尼木县| 宜宾县| 饶阳县| 章丘市| 额尔古纳市| 荣成市| 尼勒克县| 本溪市| 江达县| 咸阳市| 如东县| 乳山市| 莫力| 清远市| 沿河| 平度市| 正宁县| 涟水县| 上杭县| 祥云县| 东城区| 嘉定区| 泰顺县| 云梦县| 华亭县| 岳池县| 社旗县| 厦门市| 黄浦区| 古浪县| 乌审旗| 中西区| 突泉县| 河间市| 泗阳县| 讷河市| 公主岭市|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