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孩子厭學怎么辦?我家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是比較抗拒,家長沒有去,只是找了一位咨詢師,先看了下孩子的情況。
孩子的媽媽說,孩子從小聽話,在小學的時候還是比較能聽老師的話,到了初一下學期開始,就開始厭學,說自己不想去上學,做作業拖拉,能拖就拖,家長催一下就頂嘴。家長要求也越來越高,親子關系也進入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經過一年的調整,孩子慢慢地進入了良性循環。但是家長的煩惱也來了,孩子突然不愿意去上學了。家長開始變得焦慮,甚至有時候真的恨不得把孩子暴打一頓,直到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初中階段是比較普遍的,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去幫助他,是家長應該做的。而孩子整天都和家長對著干,沒有一個適應期,等到孩子長大一點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又會被家長否定,這也是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學校的原因。
其實這是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改變的第一個重大改變,就是要學會無條件的愛孩子,對孩子的一切事情都要充滿耐心,最好耐心。讓孩子知道,即使犯錯,父母依然愛他。
02 和孩子做朋友,學會換位思考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到青春期以后,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就會發生變化。
其實孩子不聽話是青春期的“標簽”,有些家長以為這是孩子難管,其實不然。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更應該和以前一樣,他們只是孩子,沒有那么強大的自我意識。他們渴望獨立,希望能擺脫父母的管束,但卻又屈服于父母的“權威”。于是,叛逆的內心變得更加激烈。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青春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孩子生理發育迅速,心理成長卻還未成熟,這一時期特別需要父母的正確的引導。
而家長想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只靠“催”是沒用的,只有讓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主動學習,自己主動完成作業,才是家長真正應該做的事。
你如果總是督促孩子抓緊學習,反而是“害”了孩子。
03
不建議您直接告訴孩子,他已經學習很努力了,結果怎樣?最好能具體化具體化。
比如說,你可以這樣說:“到了期末考試,你就知道自己要努力學習了,具體化在哪里,要怎么做?能不能像姐姐那樣?能不能像哥哥那樣?像姐姐那樣?”
比如說,你可以說,你弟弟現在已經學習很努力了,現在你對他的態度,就跟姐姐相差了10分,你希望他怎么做呢?
比如說,你看你姐姐現在學習很努力,因為她感覺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你對姐姐的態度,對弟弟的態度,你的期待就對姐姐是很重要的。
在親子溝通中,有一句話說,如果你和孩子共情,你會發現,你和孩子的溝通變成了一個有邏輯的對話。
這意味著,你要用100%的耐心,來聽孩子說話。
首先,你要觀察孩子的行為,理解他的心情,他不想學習,只想玩。
你把門關了,談話的聲音都被你的怒氣蓋過,你的聲音把他的耳朵封閉起來,并且拉著他的手去摸他的腦袋,或者摸他的肩膀,一起抱一抱他,摸摸頭,或者一起去聽他說的話。
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媽愿意聽他說話,愿意理解他的心情,愿意和他一起玩。
后面再跟他聊天,說爸爸媽媽媽非常愿意理解他,因為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心理需要,我們也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情緒,允許他有自己的小情緒,允許他有不舒服的地方。
但是我們不跟他們說大道理,不做他們想要做的事。
他們不聽話,我們就生氣,我們就傷心。
我們都知道,跟孩子說大道理是沒用的,他們不聽也不做,所以我們就會生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