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時候的心情圖片
很多時候孩子不想上學,并不是本身想不上學,而是因為心理問題導致的。孩子厭學時,我們家長在著急的情況下,要做的就是尋找原因。
孩子厭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學習動機過強
孩子不喜歡上學,往往是因為他們受不了約束,想擺脫父母的監督。想獨立,但又不得不擔憂,害怕失敗。孩子缺乏自信,感到學習有困難,所以想學好,但又不得不學,因此逐漸產生厭學情緒。
2、學習成績差
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在學習上總是會受很多困難。
例如:
與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差,和家長的關系差,不被老師和家長喜歡。
而這些困難和打擊又加劇了孩子的厭學情緒,孩子對學習已經沒有了熱情,對一切學習失去興趣,這無疑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3、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但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不完善的因素。很多父母過度期望孩子的成績和結果,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4、家庭氛圍不好
有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造成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為了保護自己,孩子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5、親情淡漠
有的父母和家人的關系緊張,常常發生沖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因此而厭學情緒低落。
6、父母的過度焦慮情緒
有的父母的情緒總是過于焦慮,比如:孩子寫作業磨蹭,擔心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孩子沉迷網絡,癡迷于網絡世界;孩子在學習與交友中遇到困難,不愿意付出耐心……………………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比孩子自己還要焦慮,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他們就會焦慮。
有的父母還時常向孩子傳達這樣的念頭:你不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你不努力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你不努力,就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這些念頭就像一根針一樣,牢牢地刻在孩子的心中,直到孩子不再相信,“我不行”“我不會”“我不行”“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值得”。
當他內心的支柱坍塌了,他就會崩潰,用自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無能,來獲得父母的關注,這個時候,父母才會意識到:
我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只是看到他的“因為我做不到,所以我也做不到”。
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沒有用時,他就會把自己的這種感覺投射到身邊人身上,認為他不好,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從而產生自責和自我否定。
當孩子陷入到自責或者說喪氣的循環中,他就會選擇不再努力,以此來回避現實。
如何讓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機?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幫孩子戒掉手機呢?
1.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也會跟著玩手機,畢竟現在的很多軟件都是需要父母使用才能使用的,這個時候孩子也就會去模仿父母。
所以,父母們不要老是拿手機給孩子看,要多多陪孩子玩,不要讓孩子覺得手機比自己重要,要讓孩子知道,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你的陪伴是最有效的。
2. 多給孩子一些關心
父母們總是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應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其實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心和關心,家長們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陪伴,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
只有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內心的空虛感也會慢慢的消失,孩子的內心才會更加的充實,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