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讀書的苦,遲早要吃生活的苦。
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我們都無法選擇,但想過什么樣的人生,卻是后天可以努力的。對于很多普通的家庭來說,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值得選擇的一條。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今年初三突然不想學習了怎么辦?
下面的回答都是五花八門的,但是我看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好好讀書,不要放棄。

01在該讀書的年齡選擇了放棄
弟弟初中的時候不想上學,父親打電話讓我回家勸說。打也打了,勸也勸了,可是沒上幾天就又選擇了離開。
沒辦法,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這樣離開了校園。
后來家里邊想著讓他上個技校,可他也不想去,就自己出去打工。
記得大三的時候冬天宿舍停水了,去外面理發店洗頭,給我洗頭的是一個小男孩兒,看著就跟弟弟年齡差不多。于是就聊了起來。
“多大了。”
“今年16,我看你跟我姐差不多大。”
在聊天中得知,這個小孩兒已經出來兩年了。看著那雙已經滿手膿包的手,突然就很心酸,不知道是因為他,還是因為弟弟。
走的時候,我把口袋里的護手霜留給了他,他說自己買的有,但是用了沒用,給客人洗頭,天天泡在水里。
記得之前母親給我講,有一次他們外出辦事急著上廁所。結果到廁所了,上面寫的是“M”和“W”,也不知道哪個是女廁所,哪個是男廁所。
最后是在哪等著有人出來,才敢進去的。
很多人在宣揚“讀書無用論”,但是讀書真的沒有用嗎?出社會找工作的第一個標準就是學歷。
有句話說得好:讀書苦一陣子,不讀書苦一輩子。
那天,弟弟突然打電話說:姐,真后悔當初沒好好上學。
我突然哽塞,人生哪有后悔藥呀。

02在該掙錢的年齡選擇了享受
總覺得自己還小,不用考慮那么多;總覺得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總覺得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學畢業小杰選擇了在鄭州工作,薪資也還不可以,每個月四千。交完房租,手里可能也就是剩個兩千多塊錢。
他家是周口的,家中只有他一個孩子,平時也沒有什么壓力。所以基本上每次下班都是和朋友一起約飯、喝酒、燒烤,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那個時候的他從來沒想過有什么副業可以做,也覺得錢嘛,夠花就行。對那些下班還拼命去搞其他副業賺錢的朋友不屑一顧,覺得要及時行樂。
每當朋友勸他要存點錢的時候,他總說:賺錢干嘛?不就是為了享受的嘛!
可是2020年年末的時候,他父親突然打電話,他的母親被查出得了癌癥,已經住院一個多月了。
他急忙請假趕回了家,住院、手術、化療,前前后后的一些費用加起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那天父親突然說:你手里有沒有錢,多少拿一點。
那一刻他看著這個從小到大一直引以為傲的父親,如今已經滿頭白發,覺得羞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母親后期化療還需要錢,他只能陪父親到處借錢,最終從親戚那里借了五萬多。
很多時候,我們好好掙錢,認真攢錢,并不是為了眼下的一點“及時享樂”,而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有一定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安全感是我們自己給的。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
從那之后,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拼命地掙錢,朋友的酒桌上幾乎見不到他的身影。
總有人覺得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仍然可以得過且過。沒有經歷過“彎腰弓背”的日子;沒有遇到人生重大的變故,永遠不懂好好賺錢是多么的重要。
錢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底氣,他能給你自由、尊嚴和安全感。

03好好讀書,好好掙錢
小時候,父母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所以你開始努力學習,努力讀書,小學以為考上中學就好了;到了中學以為考上高中就好了;高中又以為到了大學就好了;大學覺得畢業就好了。
可是畢業了才發現,還得努力,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很多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不管什么時候,你都必須一直前行。
如果你還在抱怨現在的生活不如意,那你想想自己最近有沒有充電。讀書、學習、賺錢,沒有經歷一段苦逼的日子,就不要天天嚷著生活苦。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這碎銀幾兩,能解萬種惆悵,可保老人晚年安康,可護稚子入的學堂。可這碎銀幾兩,斷了兒時夢想,讓少年染上滄桑,壓彎脊梁。

▼
在登山的路上,結伴的人很多,但是能到達山頂的卻寥寥無幾,越往上競爭力才越小。所以我們只有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