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真的很苦,做作業要做到很晚才能做完,課余的時間還要看一大堆的書,書包沉甸甸的,相當重!我現在基本上不去監督孩子做作業了,他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吧,我現在的心態就是順其自然。”一位家長曾經和我說過這么一席話。
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情有點沉重。我是一線老師,也是孩子的家長。我也曾經稱量過自己孩子的書包:好家伙,有二十多斤!每天背著沉甸甸的書包,還要做那么多的作業,確實有點難為孩子了。

但是,作為家長,在孩子最需要汲取知識這一精神營養的年紀,我們家長是不是要因為“憐惜”孩子而成為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了呢?教育孩子是老師的責任,但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責任是老師的,可孩子是家長自己的。作為家長,我們必須反復品味這句話:孩子不苦一陣子就要苦一輩子,讀書不是唯一出路,卻很可能是最好的出路。

有人把所有人的學歷劃分成五個等次:第一個等次的高中及以下學歷,第二個等次是大專,第三個等次是本科,第四個等次是碩士,第五個等次是博士。經過相關人士的統計:學歷越低,整個等次的人群的平均收入就越“精致”;學歷層次越高,相關等次的人群平均收入就越高。

所以,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孩子,必須要有這么一個共識:你這輩子所讀的書,不可能會白讀!你現在所讀的每一本書,都可以為你未來的成功多增加一份籌碼。正如某個著名節目主持人所說的:“你在讀書上所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給你帶來回報!”
當你在哀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時候,你何曾想過在未來的一天同樣會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當你以譏諷的語氣說“三千塊錢無法請一個農民工,三千塊錢最多請一個大學生”這句話的時候,你何曾想過在未來的某一天,原本“只值三千塊”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了你需要仰起頭顱才能仰望的存在?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和個人的綜合素養緊緊“綁定”在一起。在當今社會,我們正處于一個連每天都在沖刺都跟不上的特殊時代,而有些人卻讓大好的年華白白流逝。然而,通過讀書,你的朋友圈子會不一樣,你的命運也可能會改寫。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