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手機,大家都會說簡直就是親子大戰的導火索,如果孩子貪玩,學習態度不端正,父母還覺得孩子有救,一旦孩子迷戀上手機,或者手機成癮,父母就到了崩潰的邊緣。
【案例】男孩初一,每天作業做完后就開始摸手機,一直會看到晚上11點,還不放下。父母來要手機,催著趕緊睡覺,孩子東躲西藏就是不給,最后干脆把自己房間的門鎖起來,任由父母如何催,如何罵,就是不開門。第二天因為手機看到很遲,也起不來床,干脆一上午就不去上學。后來情況越演越烈,不給手機就不去上學;看手機遲了,起不來床也不去上學,經常曠課。
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會崩潰呢?那么家長到底該如何管控孩子用手機呢?
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只看到表面,不是僅僅看到孩子玩手機,要看到孩子為什么會迷上手機,要找到原因:
一,現實中遇到了困難: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迷上手機是因為現實生活里遇到了困難。比如,學習上,人際關系上等等。
上面這個案例中,我經過和父母深入了解才知道,孩子目前成績在班級里中等偏下,在小學時成績不錯,與現在的成績形成鮮明反差,學習動力不足,而且成績不好,孩子就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就會轉到手機里,因為手機游戲可以很好的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和歸屬感,讓孩子無法自拔。當了解到這些后,父母幫助孩子的重點是提高成績,而不是手機大戰,因為一個成績好的孩子,會在學習上找到自信,自然會把重心放到學習上,而不會停留在手機上;
二,制定規則:
我要特別提醒父母們,在最初孩子對手機孩子不怎么感興趣的時候,一定不能允許孩子寬泛地使用手機,也就是不能讓孩子隨意使用手機,這樣一旦用上癮,很難放下來。
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手機里,在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同時,一定要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于是,我召集父母和孩子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共同協商手機使用時間。最后達成協議:孩子每周玩兩次手機:周四和周日,每次半小時,因為一局游戲時間需要半小時;
三,遵守規則(最重要的一點):
一旦建立了規則,孩子剛開始會執行得特別好,會準時還回來。父母甚是欣慰,但往往這時也容易麻痹大意,出現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孩子多聰明呀,看到父母相信自己了,這時孩子開始出招了,他會和父母商量,“媽媽,再讓我多玩5分鐘吧,我保證5分鐘后就還給你。” 媽媽看到孩子最近遵守得也不錯,就答應了,還不忘說句“就玩5分鐘啊”,孩子喜滋滋地點頭。下次還會延長點時間。上面案例中的孩子居然和媽媽商量“媽媽,今天這個游戲我就能打完了,你今天讓我打完吧,打完我就再也不玩了。”媽媽很輕易就答應了孩子,結果,媽媽11點睡覺的時候,孩子還沉浸在游戲里,最后孩子幾點睡的,媽媽也不知道。第二天媽媽叫孩子起床,一看孩子把房間的門鎖起來了。媽媽在外面使勁喊,房間里也毫無動靜。孩子在房間里呼呼大睡,一天都沒有去上課。

還有的情況就是,孩子在看手機的時間里,媽媽去忙別的了,忘了到時間要回手機這回事,
孩子看到媽媽不注意他,他就會一直玩。這是也是家長的執行力不夠。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規則一旦制定了,一定要遵守,這是底線,父母不要看著孩子狀態好幾天就認為孩子后面都會自覺起來,不是的!孩子看手機的自控力沒有那么好。
四,培養興趣,增加互動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但隨著孩子學習任務越來越重,為了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父母就給孩子停掉了興趣班。導致很多孩子到了初中后,除了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而且很多父母自己也不愛運動,所以也很難引導孩子運動。這就導致孩子的生活單一。生活單一,沒有別的消遣,一旦有點時間,就會挖空心思把手機拿過來看看,所以這樣就容易沉迷。
其實,孩子有個愛好是非常好的,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減壓,還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不至于沉迷在手機里。我咨詢過一個初三孩子的媽媽,她告訴我,她的孩子喜歡畫畫,雖然現在孩子的時間很緊,但每天孩子都會抽一點時間來畫畫,孩子說畫畫時,她就不去想不開心的事了。所以,孩子如果喜歡一件事,就可以讓孩子堅持去做。
同時,父母平時增加和孩子的互動,周末時間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戶外運動,這樣既可以增加和孩子的鏈接,也可以強壯孩子體魄,同時運動對大腦很有益,會更有利于孩子的學習。
父母如果能做到以上四步,你會發現奇跡就會發生哦。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