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俊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每天回家總是纏著父母陪他玩兒。有一次實在煩了,媽媽就讓他用自己的手機看動畫片。俊俊果然安靜下來,一動不動地看了一個多小時,媽媽終于松了一口氣。還有一次,爸爸帶他出去,他看到有個小朋友在玩手機游戲,就纏著也要玩兒。爸爸煩了,就給他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俊俊于是安靜了一個下午。
俊俊雖然安靜下來,但父母卻隱隱有些不安。他們擔心過多使用手機會讓俊俊的眼睛近視,于是開始限制他的使用時間。俊俊開始還聽話,說兩句就能放下。可是慢慢地,他的脾氣越來越執拗,手機不搶就要不回來。被搶急了,他還會對著父母又踢又打。
父母覺得自己太急躁了,孩子才有這么大的反應,后來每次也就不那么堅持了。上小學后,開始同意平時不玩手機,只周末兩天可以各玩一個小時。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俊俊就說上課太累了,回來想玩手機放松一下。父母覺得兒子說得也有理,就逐漸放松了管束。
可是慢慢地,媽媽發現俊俊的作業越來越潦草,睡覺也越來越遲。想來想去,就是因為手機造成的。和爸爸商量后決定,平時再也不給俊俊手機了。面對父母堅決的態度,俊俊開始軟磨硬泡。看到父母不為所動,又開始大喊大叫、摔門扔東西,有一次甚至把媽媽關在了門外。
父母害怕一下子收得太緊孩子適應不了,萬一出事就麻煩了,只好又放松了管制。就這樣,俊俊徹底賴上手機了。
智能手機給我們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它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信息更快捷、視野更開闊、心靈更自由。它還能讓我們紓解壓力、排遣寂寞、開拓事業、廣交朋友。但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過度使用手機不僅對孩子無益,甚至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傷害。
1、損害生長發育。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損害我們的眼睛、睡眠和身體健康,這里面的道理大家都懂。而這些危害對孩子的影響更為嚴重的原因在于:生長發育對于年齡段的敏感度、損害一旦形成的不可逆性、和壞習慣對人傷害的長期性。從小患有近視眼的人都知道:青春期以后,眼睛只要不過度疲勞,眼鏡度數就基本不會加深。而在這之前,即使特別注意保護視力,也遏制不住每年度數的增加。
睡眠對于孩子的身高、智力和免疫力都有重要的影響。雖然這些指標無法衡量和對比,但說它能夠改變孩子的命運也一點不為過。
不愛運動的孩子必然孱弱。而一旦從小形成了這樣的身體素質,沒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基本是不可能改變的。
而且,生理機能的懈怠會反映到人的精神層面。顯而易見的是,懶惰而沒有活力的人,無論在就業市場還是婚戀市場,都是不受歡迎的人。
2、損害社會交往能力今天,在人類持續不斷的努力下,機器不僅可以模擬人的行為,甚至能模擬人的思維,但是至今還沒有取得能夠模擬人感情的進展。
這樣的結果足以說明:人類的情感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是通過學習就可以領會和掌握的,而是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進行感知、體會和揣摩獲得。
所以,雖然通過手機也可以社交,但從小過多依賴電子設備的孩子社會性普遍偏弱,長大后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也是堪憂的。因為他們無法通過語氣語調、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準確判斷對方的真實想法和意圖,同樣也無法通過這些方式準確地表達自己。
這樣的孩子成年后,不僅容易在職場中面臨困惑和挫折,導致擇業困難、溝通能力差、事業發展不順利;也會在婚戀時遇到麻煩,使得擇偶艱難、家庭矛盾多、離婚率高。
3損害專注度。有些父母發現孩子玩手機的時候非常專注,可是學習的時候卻經常走神,這是什么原因呢?
有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但關注時間短;也有些孩子不太容易被周圍環境所影響,而更加專注于自己所做的事。這種區別體現在學習上,就是注意力和專注度的區別了。
這種差異有些來自孩子自身的特質,而有些則是訓練出來的。比如手機里內容豐富多樣、畫面停留短暫、顏色變化多端,孩子的思維也就必須跟著快速轉移,容不得更多的停留。而文字多的書籍里,圖畫少、顏色單一、內容進展緩慢,孩子的思維也就跟著靜下來,有了深入思考的時間和余地。
這也就是為什么經常看電腦和玩電子設備的孩子學習時靜不下來,而養成讀書習慣的孩子學習時能夠集中注意力的原因。
學習不光需要理解力,還需要思考和訓練。所以聰明的孩子不一定成績好,而專注的孩子一定會更勝一籌。
深刻理解了手機對孩子的危害,父母還需要明確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對孩子使用手機進行管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