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則“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點頭,5萬多辛苦錢就沒了……家長們要當心!”的新聞引發熱議。新聞中的孩子拿奶奶的手機看直播并通過人臉識別打賞主播5萬元。
類似上述新聞并不是少見,孩子們沉迷游戲,購買游戲裝備,看直播玩直播,充錢打賞,這一系列的操作不僅僅是影響學習,更給家庭帶來了損失。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使用低齡化現象嚴重,孩子自制力低,加之手機上各種五花八門的信息吸引眼球,孩子們很容易沉迷手機。
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立規矩,手機可能真的會毀了孩子。
下面這些手機使用家規,家長朋友們不妨好好借鑒!
1、讓孩子晚點接觸手機
有不少父母在孩子還小時就給配備了手機,加上對孩子使用手機沒有管束,孩子很容易沉迷手機。
有研究發現10歲以下的兒童容易接受新科技且容易對其產生依賴。
兒童一天使用ipad不應該超過半小時;使用智能手機不超過2小時。
10至14歲的孩子可以使用,但只能用于學習。
喬布斯生前有三個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他:“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喬布斯回答:“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里使用智能產品。”
一來孩子沒有太早接觸手機的必要,二來為了孩子視力,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父母要讓孩子晚點接觸手機。
2、規定玩手機時間
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年僅12歲的學生小張一整個假期都躺在床上玩手游。當他關掉游戲后,突然覺得頭暈目眩,站也站不穩。等父母發現時,他已經暈倒在地。
送到醫院,醫生確診為腦梗也就是腦卒中的缺血性中風(腦梗死)。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手機,會覺得頭昏腦脹甚至惡心想吐,那說明玩手機已經影響到身體健康了。
孩子因缺乏自制力玩手機,影響學習也影響身體,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約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玩游戲時間,并建立獎懲機制。
征得孩子的同意,用紙寫出來爸爸媽媽和孩子都簽上自己的名字,貼出來作為提醒!
讓孩子嚴格遵守時間規定循序漸進地戒掉愛玩手機游戲的毛病。
3、盡量不把手機帶去學校
大部分中小學是禁止孩子使用手機的,我們常看到老師因為管束孩子使用手機,當眾砸手機的新聞。
手機,使用得當,能為學習提供幫助,沉迷手機,則會讓學習一落千丈。在校沉迷手機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比如孩子用手機背著父母網戀,孩子用手機玩不良游戲,看暴力甚至情色視頻。
這些等父母再去發現時,可能已經釀成禍患。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盡量不讓孩子把手機帶去學校。
上小初中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學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手機作為輔助,查資料很便捷,但翻閱紙質書籍,請教老師更能鍛煉孩子的學習能力,頻繁使用手機,反而會降低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4、不要當孩子面沉迷手機
玩手機也是互相影響的過程,父母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很多家長自己就是手機控,吃飯閑聊手機不離手,甚至在孩子學習時也抱著手機,在孩子面前當低頭族。
這樣不僅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還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示范:“孩子會想“你自己都一直玩憑什么管我”。父所以在孩子面前,盡量不要做低頭族。
孩子學習時,父母可以陪孩子學習,或者忙自己的工作。即使工作上的使用手機也要分場合,關掉手機的聲音。
平時與孩子待在家或外出旅游時,不要做“手機控”。
總之一句話,孩子再折騰、再煩人,也不要讓他養成一哭鬧就可以拿手機玩游戲的壞習慣。
沉迷手機只需要多玩幾次,而戒掉手機癮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父母作為孩子最好的老師,最得力的監護者,在手機的使用上務必以身作則,早給孩子立規矩。
別讓手機,悄悄毀了孩子的人生。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