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全新的13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包括備受年輕人關注的“電子競技員”,早在2019年1月份,人社部就曾擬定了15個全新職業,“電子競技員”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此次公布的“電子競技員”國家標準,到底是怎樣的呢?

根據人社部評定資料顯示,“電子競技員”職業定義為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從相關注釋可以得知,“電子競技員”并不僅僅代表電競選手,還包括圍繞網絡競技及表演這一核心活動的表演、陪練、裁判、運動指導、數據分析、 健康管理、活動直播、解說評論、項目開發等業務的系列工種及崗位。

通俗意義上說,游戲玩家所理解的電競選手、主持人、解說以及戰隊教練、分析師、心理輔導師,乃至戰隊經理等,都可以劃分到“電子競技員”的行業之中。
職業定義廣泛只是一方面,另外則是職業標準,據評定標準顯示,“電子競技員”一共分為5個等級。最低級為五級/初級工,最高級為一級/高級技師,評定標準也非常細致,五級工的要求是需要從事本職業或者相關職業1年以上且完成規定的224標準學時,并通過對應考試,即可成為五級工。

從五級工到高級技師評定標準也是層層遞增,值得一提的是,想要成為二級技師及高級技師,除了必要的工作年限要求與考試之外,還有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需要進行綜臺評審,更重要的是需要取得一定的成績,以高級技師為例,想要成為高級技師必須要取得國際賽事獎項,才有資格申請高級技師。

具體評定標準
層層遞進的評定標準,讓高級技師的含金量也是進一步提升。而在此次人社部公布的評定標準文件中顯示,“電子競技員”的評定標準審定單位,不僅有騰訊、網易這兩大游戲廠商,同時還有大家熟悉的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超競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順競(上海)文化體育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電競俱樂部背后資本。

審定單位云集國內眾多知名電競俱樂部,也從側面說明從該標準公布之日起,之后各大電競俱樂部的選手以及教練團隊,可能都要去考取相關標準。而對于整個電競大環境來講,該標準的頒布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對相關人員的評級定薪,以及電競選手的規范化管理,同樣具有指導作用。

當然,對于普通電競游戲玩家而言,這個標準的頒布其實也有一定影響,曾經很多網癮青少年一直拿著電競這個借口來敷衍父母,如今“電子競技員”公布之后,如果不取得五級工的證書,再說自己是“電子競技員”,就真的沒有說服力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