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用心體會
本文為李玫瑾教授在蘭州大學講座中關于
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成長與心理發展的基本知識的講座,
深入講授了0到12歲13到18歲這
兩個關鍵時期
家庭心理撫養具體建議,
以大量突出的案例,
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未成年人犯違法或者
犯罪心理類型,
強化我們對家庭教育中心理撫養的認識。
因為來源于網絡視頻,邊聽邊記錄,
難免打字時候會有偏差,望大家見諒!
全文較長,我把它整理了一份文檔
需要的家長朋友可以私信我領取,
附有目錄截圖如下。
篇幅長的怕大家看起來沒有重點了,
所以把每個要點作為一篇獨立的文章發布,
并且把重點的內容加粗加色了,方便學習!
應大家的要求,
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就把音視頻都放上了!
《青春期叛逆問題, 作為家長到底該怎么教育孩子》
教育第二個問題了就是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怎么辦?就比如有的孩子吧,就是說小的時候特乖啊,有很多這種情況就家來找李玫瑾教授,
說我這孩子怎么怎么樣,我問他問題就是12歲之前是不是特別可愛,說對是,12歲之前特可愛吶,現在特不是東西是吧?對,就是這是什么類型的?
這就是寵溺,對,就是凡是寵溺的孩子基本是這個問題就12歲之后管不了為什么?就是因為你之前都百依百順,后邊兒他一長大了,他自己有主意了,他就開始要想干嘛就干嘛了。
遇到這種情況兩個問題,第一個,父母一定要認識到自己教育的失敗,你不能不承認這一點,就說當孩子就是到青春期,你完全失控的時候。學會求助,這個求助呢?我們很多家長是什么?非常簡單的吧,孩子交給別人去對去管。
這個李玫瑾教授認為這個階段最最重要的是要陪伴,就是我知道你做錯了,我也知道你不聽,但是呢,我不拋棄我不放棄你,首先給孩子這么一個態度,就是因為我既然生你養你,我就要對你負責任。第二,那就是說要給他去物色一個好的,就是外部干預力量。
那么這個干預力量,我們很多人都找的是什么?一些網上的啊,有些是嗯,我也不是說那什么吧,有些可能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以一種沒有受過很好教育培訓的這樣的人,但他又很好心,比如他覺得通過吃苦耐勞就能夠改變的,那么遇到這樣的,這種學校我覺得還是不夠的,
要找什么呢,要找一些專業的,一般這種情況可以向中學的老師,或者說一些中學的專家,就是他們畢竟從事這個教育的話,很多人他會有經驗,比如說我們這個地區由哪所學校專門對這種孩子怎么處理,
也就說我們國家有一個非常好的曾經在世界上受到過很多國家認可的叫工讀學校,工讀工讀現在很多人覺得工讀是一個標簽兒就是特別反對,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去,我認為這個家長是不對的,
我們其實,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很好的這個歷史的過程,也就說我們很有這方面的辦學經驗。而且呢,我們現在的方法是你在這兒上學,但是你拿得畢業文憑是你原來在學校,就是他沒有工讀學校的文憑,工讀學校只是一個過度,
就是你在這兒上學,但你的文憑,一份是原來學校的,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理解這種學校,它是相當于行為醫院,就你的孩子行為出問題了,你要舍得把他送到這樣的醫院去,而且這個醫院,他每個周末是讓回家的。
他并不脫離父母,然后你還可以讓他感受家庭的溫暖,既它感受到了約束,又讓他感受到家庭溫暖,而且工讀學校呢,他整個是受教育部審核的,他整個的教學上和管理上,都是有一套經驗的,
嗯,所以呢,如果家長真的孩子出現了就完全失控的狀態,你想送的話一定要送,就是有教育資質的,換句話講就是教育部門有證書的然后呢,如果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你也不能完全撒手。
你就說你一個星期至少要去看看一兩次,而且中間的還要和他有書信往來,也就是說像《傅雷家書》一樣經常問問孩子,
你在里頭啊?都有什么樣的經歷,然后你覺得最讓你忍受不了的事什么,然后讓你有沒有感受比較深的改變是什么?
唉,當他忍受不了的時候問問是什么,如果只是體力之苦,你可以鼓勵他?如果是有些很大的一個轉折的話,你讓再跟老師去溝通,讓他慢慢去適應因為就像我們戒毒一樣,你不能戒太猛,這個你得慢慢脫敏,
所以呢像這些呢,包括還有一些比較好的那個嗯家庭教育的機構,你也可以去一些我所知道有些地方開的家庭教育的工作坊,因為同類的家長都有同類的問題,然后他們在交流之后由專家給出一個意見嗯?然后呢?他們共同來嘗試,看誰先成功了,所以你也可以求助這樣的一些機構啊。
但總而言之,只要孩子在十八歲之前無論什么問題,除非法律處置我們都不能不管,你不用說把孩子推出去,我昨天見到過一個人打著飛車飛飛機。把兒子帶到一專家跟前,說這兒子交給你16萬塊錢拍給你,有這樣教育孩子的,這不行,這也就是說你把孩子大撒手交給別人,
就是我們知道人和人之間
最基礎的就是情感,
如果沒有情感這根線這個,
教育是沒法兒玩教育的,
我們可以發現那個就是《士兵突擊》的許三多進部隊,這個蘭曉龍這編劇編的好在哪兒?他先遇到一個像母親一樣的排長,后遇到一個像父親一樣的團長,我常常想著順序如果顛倒了,就不會有許三多,就不會有一個優秀的士兵,
那什么意思的,工讀學校也是這樣,進校以后先從情感上改變你,讓你把這當做一個自己的特別親切的特別容納的環境,然后她才會約束你,
因此作為父母,當孩子出問題的時候,第一你不能放棄,第二也是這樣,沒有情感先補情感,如果情感過度了,你就要約束了,你約束不了,你找一個機構幫你約束,
這就是我給的建議,如果你要真的愛孩子,你就幫他度過這二十二三歲的這個危險期,一般情況是18歲,最危險的就是14歲之上到18歲之間。
在這四年當中,我們現在家長遇到最麻煩的就是孩子上網成癮。我的觀點如果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加大他的運動量,也就是說你帶他去玩。加大他的運動量,然后呢學習不重要,你只要他運動好了,他自然就從那網癮當中拔出來了,然后他再回去能學什么,學什么的。(本章內容完)
簡單寫一下我的觀感吧,剛剛寫完《心理撫養》不久,又聽寫了這篇《青春期教育》,感覺在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思想里,情感和陪伴是一條主線,無論應對何種問題的時候,都是以溫和的態度和恰當的情景帶入,為孩子進行言傳和身教,不同的只是場景和言辭。
想到為啥咱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 耐心不足,應對了一天的工作,到家還要處理家事,難免心煩意亂,這時候孩子再稍有不如意,就能點燃你的火藥桶~突突突,拿孩子一通撒氣!
第二,就是陪伴不足,也不記得什么時候,大娃還沒出生的時候,老婆就說這孩子要父親多陪伴才好,酷愛踢球的我,每周兩天的時間,基本都用來陪孩子了,以至于現在身體發福身材走樣~!~
時間就像海綿,你得擠,當咱們家長的利益和孩子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你是要為自己痛快還是為孩子時間讓路,那就要你自己取舍了!
生活不易,但希望大家還是要在掙錢和陪伴,兩者之間做個平衡,必定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開心快樂的生活遠比所謂的物質滿足意義更大!
最后,教授文中提到的工讀學校,我是孤陋寡聞,沒接觸過,如果有知道了解的朋友幫我介紹普及一下!豐富一下見識!
教育是要講究技巧和方法的,雖經常與娃交流、鮮有打罵,但終究覺著方法還是欠妥,當第一次聽到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后,頓覺醍醐灌頂,于是便全網搜羅教授的資料來學。語音和視頻資料大多不易復習和記憶,所以就把視頻一個字一個字扣下來,方便反復學習記憶。
李玫瑾教授的方法我也拿來在娃的身上做過驗證,確實簡單有效,但個體是多樣性的,所以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在娃身上,而教授的資料里沒有講到的,咱做父母的只有把經驗吃透,再反復嘗試,才能更好的解決自己孩子的問題,這也是做此號的初衷——督促自己也幫助更多父母帶好娃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