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紫牛】9歲男孩玩奶奶手機,游戲充值花了奶奶3萬多“養老錢”,紫牛新聞記者介入,已退款
一9歲男孩在放學后或假期,玩奶奶手機上的游戲,半年多充值花去了奶奶35435元養老錢。在多次協調退款后,宿遷的袁先生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進行了反映,3月13日下午,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介入后,游戲的平臺方經和袁先生協商后,同意退款,袁先生對此感到滿意。
袁先生和游戲方客服在溝通協商退款
9歲男孩玩81歲奶奶手機游戲,半年多充值100多次
據宿遷的袁先生介紹,兒子今年9歲,讀小學三年級,從小就由自己的老母親照看。3月7日,81歲的老母親去銀行看一下自己的賬戶利息,發現活期的賬戶錢不僅沒增加,反而減少了不少,老母親當時急了,打出賬單一看,有好多次游戲充值的記錄。
據袁先生介紹,老母親是退休人員,由于從小把孩子帶大,對孩子特別溺愛,孩子要玩手機,也不阻攔,比較慣著孩子。袁先生看了一下老母親銀行打印的賬單,從2023年9月到2024年3月7日,孩子在用奶奶的手機上一款手游時,私自對游戲進行充值,他查了一下賬單,估計充了100多筆,一共35000多元。
袁先生說,為了方便記憶,家里的密碼都是同樣的一組數字,時間長了,孩子也就記住了。孩子在玩奶奶手機上游戲時,下面有充值選項,孩子一點進去,就跳轉到支付頁面,于是孩子輸入家中常用的密碼,就可以進行充值了。“他都是在我們下班前或者節假日我們不注意的時候,玩奶奶手機游戲的。很奇怪,我有時也會把手機給兒子玩,但他玩游戲時,卻從不充值。”袁先生說。
律師建議:家長應提供證據,第一時間與游戲公司溝通
發現兒子充值了那么多錢后,袁先生通過平臺申請了退款,并提交了相關的證據,經過協商,對方同意退款16931元。“說這個退款金額已到達系統設定的最高限額。我認為他們的退款比例太低,畢竟孩子還未成年,而且這些都是老人的養老錢。”袁先生說,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自己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江蘇律鼎律師事務所張雪松律師認為,9歲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充值35000多元的行為顯然超出了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家長可主張索回相關充值款項,但應當證明該充值行為確屬孩子所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9歲的小袁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其實施該充值行為時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且數額巨大,小袁行為與其的年齡、智力水平不相適應,小袁的法定監護人不予追認,其行為無效。
張雪松建議,孩子家長應提供充分的證據,并在第一時間與該游戲公司溝通退款事宜,或通過消費者協會協助溝通;若溝通無果,可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游戲公司返還相關充值款項。
記者介入后,游戲平臺和孩子家長協商后退款
3月13日下午,記者撥游戲方的客服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已把相關情況記錄下來,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聯系袁先生進行處理。
很快,游戲方的工作人員聯系記者說,已經和袁先生進行了溝通協商,按照袁先生的意見進行了退款。游戲方表示,根據后臺數據顯示,充值中有好幾次都是孩子爺爺奶奶幫忙刷臉,繞過游戲內的人臉識別,但是本著解決問題,幫助家長共同管理好小孩子的態度,還是愿意滿足孩子家長退款的要求。
“處理結果我很滿意,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袁先生告訴記者,他已收到了游戲平臺方的退款,今后他會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減少孩子和手機游戲接觸的機會,讓孩子度過一個幸福愉快的童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高峰
校對 王菲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