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要登陸我國啦!大家在談“風”色變的同時,也充滿疑惑,臺風是怎么命名的?
臺風的名字有時很呆萌,如“小犬”“玉兔”,
有時很唯美,如“彩云”“鴻雁”,
有時是動物,如“浣熊”“海燕”,
有時又是水果,如“榴蓮”“山竹”
……
這些腦洞大開的名字究竟是誰給取的呢?
其實,臺風一開始并沒有統一命名,同一個臺風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稱呼。后來為了防止混亂,也為了加強防臺合作,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就把西太平洋附近的14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起來開了個會,商量把臺風收編,共同給它取名。
為什么找這14個國家和地區商量呢?因為臺風特指誕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 ,它的影響范圍是亞太地區和美國,比如,平均每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就有六七個之多。所以,臺風所影響到的國家和地區最有發言權。他們分別是柬埔寨、老撾、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等14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國家和地區可以根據各自喜好或特色,每家給臺風取10個名字,共湊齊140個,制成臺風命名表。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按照順序命名臺風,年復一年,循環使用。名稱均以英文形式呈現,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協商確定中文譯名。
于是,中國人提出了“龍王”“海燕”等名字,泰國人提出了“山竹”“榴蓮”等名字。這次將要登陸我國的“利奇馬”是由越南命名的,意思是當地的一種水果。
有了這個取名表格后,每次臺風來的時候,只需按著順序,從表格里拿現成的名字出來用就行了。
當然,進入命名表的臺風,并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它們也會有被除名的一天。如果一個臺風破壞性特別強,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那它就屬于不合格臺風,遭受損失的國家或地區就有權向世界氣象組織提起上訴,控告它謀財害命,它就會被移出名單,面臨被永久監禁的命運。
例如,2013年第30號臺風“海燕”登陸菲律賓,給當地造成重大傷亡。為此,臺風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將“海燕”除名,由“海燕”命名國中國提交替補隊員“白鹿”。
又比如,2018年對我國造成重大損失的“山竹”被除名,它的前任是“榴蓮”,因在菲律賓造成數百人死亡的慘劇,而被除名。
因為一個優秀的臺風具備的素質應該是:緩解炎熱的同時,又不給大家添麻煩;登陸時間選擇得恰到好處,不占用假期,使人安心度假;來得快去得快,不在岸上做長時間逗留,不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懂得虛張聲勢,最好能讓全國停工停課來應對,實際卻雷聲大雨點小。
比如2017年的7號臺風“洛克”,大家做好了一系列防范臺風的準備,然而它在香港虛晃一槍就撤了。
又比如2017年的17號臺風“古超”,還沒登陸,自己先“丟盔棄甲”,不斷減弱,最后下了兩次雨就不了了之。
由于表現糟糕,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臺風被臺風委員會除名。
被稱為今年“風王”的那個誰,如果還想有機會想來岸上逛逛,這次該怎么做,你就看著辦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靜)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