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佛前一束清蓮2022-08-24 08:13
原創 愿做佛前一束青蓮 樂終古而未央人莫予毒
《李世民論止盜》節選自《資治通鑒》,許多人都覺得《資治通鑒》講的是陰謀詭計,是教帝王如何駕馭群臣的書,其實不是這樣,這么說的人基本上就是沒有看過《資治通鑒》,其實這部書是告訴帝王如何才能做一個明君,告訴大臣們如何才能匡正帝王失誤。
我們先來看看這段文字的原文:“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中國歷史上這么多帝王,皇帝,我個人覺得李世民應該排在第一位,不僅是因為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聽得進大臣的勸諫,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了,李世民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魏征就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
李世民可以聽得進大臣們的許多相當激烈刺耳的言語,可以看出他的胸懷是很廣大的。我們通常看到的皇帝,都是喜歡聽奉承話的,就像任我行一樣,
甚至像丁春秋一樣,喜歡聽徒弟喊“星宿老仙,法駕中原,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屬下拍馬屁的功夫也是水漲船高,長江后浪推前浪,丁春秋放個屁,一個徒弟說要大聲呼吸,把師父的屁吸進去,另一個徒弟馬上說,怎么能大聲呼吸?要大聲吸,小聲呼。。。。。。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李世明和大臣們討論怎么能消除百姓犯罪,有的人說要嚴刑峻法。“上”,指皇上,在這里指的是李世民,對皇上有很多稱呼,皇上,陛下,萬歲,天子,當今圣上。。。劉墉稱呼乾隆“老頭子”,讓乾隆聽見了,問為什么叫我老頭子,劉墉說,長壽曰老,位尊曰頭,天子曰子,所以叫老頭子。
或,表示有的人。古文中經常出現“或曰”,就是某個人說。現在我們經常看到“中國或將成為最大贏家”,什么事后面都可以加上這句話,我特想知道是中國的哪個人成為最大贏家?
“上哂之曰”,哂,有個詞叫哂笑,就是輕蔑的嘲笑,不以為然的笑。我們看看李世民為什么要哂笑。
“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李世明對于老百姓之所以要犯罪當強盜的原因看得很清楚,“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無外乎這幾點,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老百姓活不下去,才會鋌而走險去犯罪,所謂良心喪于困地,貧寒起盜心。
所以李世民對于如何“止盜”有自己的相應的對策,“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朕,皇帝的自稱,在秦始皇以前,誰都可以自稱為朕,秦始皇定的這個朕字專門是皇帝自稱。霸道。
對于如何止盜, 可以說用嚴刑峻法是揚湯止沸,采用李世民所說的政策,才是釜底抽薪。
那么李世民這樣做之后的效果怎么樣呢?“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很顯然,效果很好。
可以看出李世民不僅僅是雄才大略,還是充滿了人性,如果解決了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就不會用嚴刑峻法懲處老百姓了,這才是真正的愛護老百姓。
有句話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