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愿意學習,但學習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非常重要,家長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能強迫學生學習。放學回家后學生不愿意寫作業,家長不讓學生看電視,也不讓學生出去玩,強制學生必須坐下來寫作業。學生本就不愿寫作業,又被家長逼迫,會更加討厭寫作業,討厭學習,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學生不學習,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們應該怎么辦呢,在一次教育演講中,一位清華教授演講中表明,想讓學生學習,靠逼迫學生是行不通的。逼迫學生只能迫使學生假裝很用功,但是學生根本就不愿意去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差,成績提不上來,家長學生都不開心。
想讓學生學習,這兩個方法或許有效
-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喜歡玩耍是因為學生認為玩耍有樂趣,對玩耍感興趣才愿意去玩。同樣的道理,如果讓學生覺得學習有樂趣,學生自然就會喜歡學習。作為家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學生們通常會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可以帶學生到科技館,觀察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如靜電反應,當學生好奇這其中的原理時,借機告訴學生等到了初中,老師就會告訴你這到底是為什么。
多去帶學生觀察生活,將學習的樂趣和生活中的樂趣結合,學生就會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此外,對學生要多一些表揚和鼓勵,逼迫只會讓學生對學習更加厭煩,甚至連帶著不喜歡爸媽,產生逆反心理。學生取得了一點進步,即使進步很小,也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并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學生都是喜歡被表揚,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會更加努力學習。
- 2、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有了學習的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和目的。家長可以引導學生,和學生一起定制目標,一定要讓學生參與進目標的定制,讓學生知道這個自己有責任達成這個目標。目標的設定可以分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一個短期目標完成之后,及時調整新的短期目標,長期目標的周期可以長一些,比如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再或者是學生以后的理想。
短期目標的的設定不要太難,不容易達成反而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家長不要太過于著急,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可以設定這樣的短期目標,如這周的語文聽寫要拿到70分,學生達到70分要及時表揚學生,達成目標學生也會有小小的成就感,會更就有動力去學習。
長期目標的設定周期可以適當長一些,如月考、期末考試成績要超越自己的同桌,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和這個同學比著學,長期目標達成后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設定一個理想,如學生想成為名醫生,當學生學習松懈的時候就用這個鼓勵下學生。
家長要輔助學生學習,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自己不要只顧著看電視、玩手機,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學生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陪伴指導學生,也可以在一旁靜靜地看看書,家長的行為最容易帶給學生影響。
總而言之,學生不愿學習,逼迫學生學習結果通常都不會是好的,還有可能造成學生叛逆,與家長的感情不和。作為家長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好的行為習慣會讓學生一生受益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