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下抑郁癥有越來越多種方法治療,比如我們熟知的抗抑郁藥物和心理治療,但其實還有一部分抑郁癥對此并沒有任何作用(大約在30%)。
這時候醫生可能會對這些對藥物和心理治療均無效的患者采取物理治療,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電擊療法”。
想到電擊療法我們可能會聯想到一個人——楊大俠(yang yong xin),總覺得這東西可怕和恐怖,但治療抑郁癥的MECT和他的網癮治療存在各種不同的,比如不會在對方不知情下就采取“電擊”,這里有嚴格的流程。
MECT的來歷
第一個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是1950年代出現的,人們之前對精神病的治療一直都在探索中。
比如人們發現“精神病患者‘抽搐’時可以有效緩解抑郁癥”。后來很多精神病醫生就開始研究如何讓人能夠抽搐。
一開始人們祈禱用藥讓人抽搐,但均以失敗告終。
人們嘗試用電流讓人抽搐,一開始拿小狗做實驗,最終小狗不堪重負,均被電死。
后來人們改用豬嘗試,結果豬對電擊非常奏效,比如豬在抽搐和死亡中間的差值非常大,這就讓人產生了很大希望,慢慢地醫生開始用電流誘導人產生抽搐。
第一個采取電抽搐的人開始時經過了11次才恢復正常,由于電抽搐治療很容易讓人在抽搐過程中骨折,后來人們調整電流量,但發現電抽搐治療實在讓人痛苦不堪,于是人們又開始改進,直到目前有無痛電抽搐治療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等。
治療原理
像抗抑郁藥一樣,電休克起源于臨床實踐,被大量證實臨床有效,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并不明確。
但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MECT治療能增加多巴胺、5-羥色胺的釋放,所以大概MECT和抗抑郁藥物有相似地方。
同時有研究發現MECT治療后,與記憶明顯相關的海馬區域可能發生隱性或者顯性的結構變化,接受過電休克治療的抑郁癥患者的海馬體以及杏仁核的體積均顯著增加。
不過有些人認為MECT會導致自己記憶力減退甚至消失,這里要提醒這是MECT最明顯的副作用,不過有些人感覺記憶力減退反而讓自己輕松了許多,比如過去一直煩惱的事情,現在統統記不起來了,但要注意,記憶力減退并非不可逆,所以既希望“電自己一下”就沒有煩惱的人還是打消這個想法吧。
接受MECT治療,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這里之前我說到了,有些人會因為MECT出現記憶力減退而煩惱,當然也有人因為記憶力減退而高興的。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里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這里我截取知乎一位親歷者描述的感受來幫助大家了解這個治療方法。
最后想提醒廣大郁友們,當需要電休克治療時,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一定要選擇改良版電休克治療(MECT),且與醫生溝通,盡量使用效果較好的靜脈麻醉藥;但如果經濟無法允許,情況又緊急,傳統電休克治療(ECT)也有一定的療效。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