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星期總有那么兩節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是科學,二是體育。但學校似乎對這兩節課并不怎么重視,體育課還好,提起科學兒子更是唉聲嘆氣。

他說:“媽媽,我們班孩子都喜歡科學,但每到科學課我們大部分都上語文。”動手操作是孩子的天性,語文很重要,但科學讓孩子動手發現大自然的神奇奧秘,不也是開發他們的創造價值嗎?但這似乎和學校的考慮搭不上邊,學校重視的是成績,孩子希望在實驗中找到樂趣,發現價值。
“不想去學?!边@句話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會一天說上無數遍,但如果說不上學了孩子也不樂意。
很多媽媽提起男孩眉頭緊皺,提起女孩眉笑顏開。“我家妞懂事,上學從來沒讓我操過心,回家還會幫我干家務。”一位送孩子上補習班的媽媽竟然不躲避兒子攀比家里的兩個孩子。
提起淘氣的男孩家長說起來就停不下話題,男孩到底怎么了?真的如家長說的那么不堪?
懶惰,上網,打游戲,熬夜好像每一條畫面中出現的都是男孩的嘴臉。記得我同事講起孩子更是不打一處來,女兒18歲,去年走的985院校,兒子小學成績還說得過去,自從上了7年級一天比一天難管。更讓她氣憤的是她睡著了,不知何時兒子偷偷的拿走了他的手機。天剛蒙蒙亮喊孩子起床上早自習發現手機燙手的躺在被窩里。
女孩自律懂事,男孩邋遢不修邊幅。問題是出在家庭還是出在教育?
《浮萍男孩》由美國心理學家,醫師萊昂納德.薩克斯根據多年的經驗及實踐案例編著的一本關注男孩成長的圖書,書中闡述了男孩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于中國的父母有些觀點也特別適用。

一直以為美國的孩子獨立,勇敢,自信。但那是大多數局外人為他們貼的標簽,他和我們的孩子一樣,他們也會厭學,也會迷戀游戲,也會頂撞父母。但這一切都是孩子的錯嗎?
男孩存在的問題
《浮萍男孩》從5個方面闡述存在男孩中的普遍問題。
01.學校的改變
02.電子游戲
03.藥物影響
04.內分泌干擾
05.正面男性榜樣的缺失
男孩缺乏動機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對成績表現出漠不關心,甚至有時候把他們身上的懶散,漠不關心的態度稱為男兒本色。他們認為女孩在乎成績,家長在乎成績,一般的男生才不在乎成績。他們為自己的不努力尋找各種借口。
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缺乏動機,但在游戲上表現出的積極性讓人瞠目結舌。不用父母催促他玩游戲,他們可以很自覺的拿起游戲機,甚至手機,打的相當投入。就連身體也跟著游戲級別產生明顯的情緒變化,無師自通,我們還能說他們不夠聰明。

書中對孩子為什么喜歡電子游戲進行了研究和闡述,其中作者例舉了這樣一封信,讓很多家長產生了共鳴。
信的大致內容:“我想電子游戲導致孩子缺乏動機的罪魁禍首。我希望保護孩子不受它的摧殘,或者嚴格限制他玩電子游戲,當我看到20多歲的年輕人完全沒有動力,依靠別人維持生計,他們不能擁有一份工作或正常的生活。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沉迷于電子游戲。”
前兩天在某一論文章下看到一位家長的留言:“都說孩子喜歡玩手機打游戲,父母的例子活生生的在哪兒擺著,孩子可不有樣學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通過孩子就能看清父母的樣子。如果每對父母都能把孩從家庭中解放出來,帶到野外,帶到大自然中,孩子自然被外界的驚喜吸引。怎么還有心去玩手機?”
這句話對于中國的父母再適合不過,因為沒有去過國外,外國什么樣不是很清楚。最諷刺的做法就是父母雙方抱著手機刷抖音,還在斥責孩子不好好學習。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是什么讓你放下手機放下游戲讀書?”
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我一天有15小時坐在電腦旁,我認為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然而當屏幕熄滅眼前一片黑暗,我所謂的帝國也就是一場泡沫。于是我開始反思,我每天花大部分的時間去開黑,去刷微博,去追劇,可走出網絡,我好像什么都沒有得到?!?/p>
這是一種人生的醒悟,但不會每個人都如此幸運。所以面對男孩,我們要怎樣使他們擁有動機,結合我們的成長環境及文化背景,,這3條尤其適用我們的孩子。
如果戒不掉孩子玩電子游戲,那要記住以下原則:
關注男孩的心理健康,在玩游戲上家長要確定要么玩過這些游戲,要么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些游戲是否會去傷害別人?
2.傷害是不是經常性的,半個小時出現幾次?
3.這種傷害是以幽默,玩笑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嗎?
4.這種傷害會使玩家得到報酬嗎?
5.有沒有非暴力解決的方式?或是它比暴力的方式不好玩嗎?
6.游戲中的暴力有真正的后果嗎?
玩游戲并不只是限制時間就可以,父母要做好引導,監督孩子凈化一些不良游戲侵害男孩的身心健康。
拯救男孩
《浮萍男孩》在最后一章中給出解救孩子的解藥,教育現狀是我們目前所不能改變的,但對于熱愛游戲的孩子對他們的一些行為我們要試著去讀懂他。為什么孩子喜歡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往往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擁有權力意志。他們善于挑戰,不怕困難。對于這類孩子父母可以把它們從游戲中解救出來,帶他們嘗試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理解并鼓勵他們,從而使他們找到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

找到男孩心中的榜樣
書中的第5因素是正面男性榜樣的缺失,男子氣概來自于模仿。想要成為男人,這個男人必須親眼見過一個真正的男人,孩子需要健康的男性角色模范。
很多家庭是喪偶式教育,爸爸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常年不在家,家里只有媽媽。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就應該回歸到男人的角色中。為孩子找到一個三觀很正的榜樣,他不需要是父親,他可以是老師,可以是家里的叔叔或是舅舅,其他只要對孩子特別的關心的男人,對孩子起到正面的教育和引導作用,這一點很關鍵。
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缺少這么一個榜樣,孩子存在的問題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就會模仿電視或是通過其他途徑了解的方法來處理問題,這一點將會很危險。男孩成長的過程中榜樣教育不容忽視。

《浮萍男孩》是一本專門寫給男孩家長的圖書,在男孩成長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書中最后的這一點和《養育男孩》的觀點不謀而合。養育男孩不是簡簡單單養育那么簡單,我們需要關注他們的成長,耐心對待他們的每一個問題。找到原因并解決它。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閱讀。#媽媽點贊##技能改變生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