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特殊時期,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是什么呢?
評論下面留言最多的竟然是”孩子沉迷游戲,管不住,急瘋了?”
一位居住在陜西的家長說道:
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他的姐姐又剛剛湊巧在讀高三,為了方便姐姐的學習所以在學校的附近租了房子,媽媽基本上是兩頭跑,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為了更好的和孩子溝通,所以給兒子買了手機。
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明日之后、陰陽師…”放學回來拿起手機就開始玩,吃飯都不消停,看各種游戲直播,不允許他玩的話被當做”耳旁風”,都是讀初中的孩子了,罵重了都不行更別說動用武力了。
后來他爸爸回來了,跟他好說歹說,思想教育一天一場,孩子還是無動于衷,于是氣的把他手機摔碎了,沒想到更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每天賭氣不說話,還跑出去一天不回來,愁死個人。
以前有手機的時候,只是為他玩游戲這件事情擔憂,為學習操心,現在呢,這些繼續擔心不說,還害怕孩子去網吧玩,結識不良社會青年,怕孩子學壞,還害怕他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實在沒辦法,我和孩子的爸爸又重新給他買了個手機,然后就每天不停歇的玩游戲。我們想著把他送去寄宿學校,在學校不能玩手機,也就能收收心學習了,可沒想到的是,一周七天只是周六晚上回來,周日下午就去學校。
孩子幾乎是一回到家后就開始玩游戲,玩到凌晨五點睡覺,然后定個鬧鐘七點起來繼續玩,我們在旁邊急得不行說:”你這睡眠怎么夠,哪有精神學習?”他就會反駁說:”一個周就能玩這幾個小時,你還要管我。”
現在又趕上這段特殊時間,學校沒有辦法開學,每天在家上網課,手機不離手,基本上一下課就開始打游戲了,我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了?
這樣的情況在家庭中比比皆是,時代進步了,手機也確實成為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樣東西。成年人都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更別說去挑戰一個孩子的自制力。
但是就這樣放任不管嗎?答案肯定是絕對不行的,要說有什么損害呢?
浪費時間還是其次,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視力情況、身心健康、學業和心理上影響可能更為重要一些。
沉迷游戲這件事,其實孩子心里很清楚這是錯誤的,但是又沒有辦法拒絕誘惑。
就像有煙癮的人,明知道對身體有害依舊還是照樣抽;有酒癮的人,平日里很清楚喝多了要誤事,酒桌上誰還記得少喝點這句話呢。
不能沉迷游戲,孩子都懂的道理,你去給他說還有什么意義呢?
如何去引導孩子慢慢走出這個”游戲圈”才是父母應該去研究的事情。
1.規矩很重要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
所有的行為都應該建立在規則之內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在玩游戲這件事上制定一定的規則,并且幫助他們盡可能的去執行。
(1)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可以看游戲直播;
(2)在學習任務完成以前,不可以玩游戲;
(3)晚上九點半以后不可以再玩游戲;
(4)家里有人做客,要有禮貌和客人交流,不能一個人在房間玩游戲。
有了規則以后,孩子也會知道約束自己,既能促使他們養成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又能控制他們玩游戲的場合。
2.時間要限制
當孩子想要玩游戲時,我們要心平氣和地和他說:”玩游戲是可以的,但是要有時間限制,你能做到媽媽對時間限制的要求,就可以玩游戲。”
家長要和孩子討論之后做好約定,周內每天只能玩三個小時,周末可以玩四個小時,但是前提是必須在完成學校里的作業之后。
如果規定的時間到了,還在繼續玩的話,就要有懲罰措施,多寫兩頁數學題啊,明天玩游戲的時間減少二十分鐘之類。
3.培養其他興趣
孩子沉迷于游戲可能是對于目前的他來說,這是最能吸引到他的東西。
長時間的游戲以后,其實也并不覺得游戲多么的好玩有趣,只是找不到比游戲更好玩的事情,才會一直玩。
父母不妨去發掘孩子其他的興趣點,愛玩好動的孩子就帶他去做各種運動,也許在某一項運動中就找到了樂趣;不愿意動的孩子就帶他去學畫畫、書法、唱歌、樂器,也許在某一瞬間,他對某個音樂家崇拜者,也想在將來成為這樣有才華的人。
孩子找到了更加感興趣的事情,也就會把對游戲的注意力轉移到這些事物上,學習了一項技能,也沒有荒廢時間。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沉迷于游戲或者手機時,一味的去講道理和強制性管教也許只能淪為無用功,一定要找到適應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你是否也在被這樣的事情困擾著呢?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