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龍龍媽媽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五一”放假過后,龍龍所在學校要組織學生返校,龍龍向爸爸媽媽明確提出,要回到學校學習了!
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從去年的11月份開始,龍龍開始休學在家。又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家里已經呆了大半年了。
能回到學校讀書,媽媽覺得,簡直是無法想象,這是用血和淚換來的變化。
過程有多艱辛,結果就有多欣慰。
1.龍龍的故事
龍龍是一名男生,今年14歲,讀八年級。
他上面有一個姐姐,已經在讀大學。
他聰明敏感,成績在班里排在前十名,年級前二十名。
龍龍熱愛運動,還是校足球隊成員,代表學校去市里比賽。
龍龍小時候,父母工作很忙,由保姆帶大。
進入八年級,龍龍開始不愿意去學校,喜歡玩手機,開始叛逆。
“他外表看著好好的,實際上,內心已經千瘡百孔。”成長后的媽媽這樣評價孩子。
2、龍龍媽媽的故事
龍龍媽媽是一名高中老師,語言表達、覺察能力很強。
當年龍龍的姐姐一帆風順的考上了大學。
而龍龍出現的狀況,是她以前沒有想到的。
龍龍剛剛出生幾個月,她就要上班,又因為工作繁忙,就把龍龍交給了保姆。
龍龍上學后,媽媽對他的成績較為關注,考的分高就獎勵,考的分低就斥責。
進入八年級后,龍龍對媽媽很排斥。
3.龍龍班主任老師的故事
龍龍的班主任老師是語文老師,對考試重視,對學生學習要求極為嚴格。
學生有一些不符合老師標準的行為,班主任老師會把學生名字發到班級群里,提醒家長要嚴加管教。
龍龍升入八年級后,一次因為一件事情,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龍龍。
在龍龍休學前夕,班主任老師要求龍龍寫一千字的檢查,龍龍對此非常反感,不能接受。
龍龍休學后,班主任老師也有疑惑:是不是自己對龍龍管的有點嚴了?
4、龍龍的需要
在龍龍的童年早期,因為父母工作忙,保姆成了龍龍的重要他人。
龍龍內心呼喚的是媽媽對他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
還有積極的關注。
孩子在童年時期要和媽媽建立客體關系,以保持內心的穩定,以及對外界強大的適應能力。
無疑,對龍龍來說,這方面是缺失的。
由此造成龍龍的敏感、膽小。
龍龍到了青春期,媽媽對分數的看重,和龍龍內心的渴望是偏差的。
當媽媽的高期待和孩子的期待是不一致,矛盾的時候,青春期的孩子要用厭學、失學這些代價,來發出自己的聲音,他要為自己抗爭,博得自己的需要。
在這半年里,龍龍用這樣的方式一遍一遍在試探父母:你們是不是在真的愛我?
5、媽媽的覺醒
一個做教師多年的媽媽,一個桃李滿天下的老師,一個把女兒一路順風送入大學的媽媽,面對兒子的狀況,龍龍媽媽懵了。
幸運的是,龍龍媽媽能馬上尋找辦法,走上學習成長的道路,開始試著改變自己,調整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她試著去接納和愛龍龍,雖然龍龍的挑戰也讓她有情緒,但更多的是,她試著學著去放下期待和評判,先去愛龍龍。
龍龍讓媽媽給自己穿襪子,媽媽就給他穿;
龍龍玩游戲,媽媽知道,不是手機惹的禍,手機只是替代品,就像成年人的借酒澆愁。當孩子有勇氣面對問題的時候,他自然會一天一天遠離手機。
通過孩子的這次波折,龍龍媽媽說:無論對誰來說,學習都是終生的,不是一時的。
6.老師的影響至關重要
龍龍復學在即,媽媽擔心這么長時間沒有去學校,萬一再功虧一簣怎么辦?
媽媽想和班主任老師好好溝通一下。
班主任老師回復龍龍媽媽:誰的青春不迷茫?我們都去試著理解孩子吧!
龍龍媽媽回憶起了一件事情:龍龍代表學校去市里參加比賽,因為連日勞累,龍龍上英語課時睡著了。
下課了,英語老師送給龍龍一顆酸酸的糖,關切的詢問他:你這兩天是不是累了?去比賽一定很辛苦吧?你吃了酸酸的糖,就可以提提神,也許就不會瞌睡了。
龍龍很開心。他對媽媽說:以后自己再也不會在英語課上睡覺了!
6.返校前一周準備
龍龍媽媽說,其實完全的放下擔心并不好做到,看到龍龍玩的盡興,她還會擔心孩子功課落下這么多,會不會跟不上。
龍龍自己說:要趁開學前的這幾天,好好玩玩。
我問龍龍媽媽:如果你在家休息了幾個月,還有一周要去上班,你想不想好好放松一下?
龍龍媽媽毫不猶豫地說:想。
在我的引導下,她看到龍龍的成長:
龍龍決定了自己要去上學;
龍龍思考了如果開學測試,自己考的不好的話,要不要補課;
龍龍的心理彈性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看到了這些,龍龍媽媽決定:不打擾孩子,就像其他家孩子一樣,平靜面對返校。
至于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不帶期待溝通,關注點回到自己和龍龍這里,當自己站成一棵穩穩的樹,外面的風雨可以讓枝葉搖動,卻不能再連根拔起。
我相信,龍龍能如期返校。如果有困難,孩子是有主見的,母親是有智慧的,他們一定能找到解決之道。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