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心理咨詢:13歲的叛逆期男孩沉迷游戲、厭學,怎么辦?
近日有位家長朋友在心理咨詢師的公眾號平臺上提問:
十三歲孩子迷戀游戲、厭學,家長和老師給孩子講了道理,但是就是聽不進去!孩子大了,打不得罵不得,講道理又不聽。我對他要求不高,每天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盡力學習,學習盡力就行了,但是不能消極怠工。現在疫情期間又要用電腦,為了防止游戲設置屏蔽密碼。現在每天和孩子斗智斗勇,過幾天他就把密碼破解了,不好好學習,不按時完成作業,幾乎每門課老師都給我反應孩子學習問題,我每天還要上班,帶他來單位他不愿意,放在家里又沒人監管。其實現在他的問題就是厭學,除了游戲對其他沒有興趣,每天完成不了作業老師就給我打電話、發信息。我都快崩潰了!忘記說一件事了,我是離異,一個人帶孩子,孩子母親幾乎不管,和她也溝通過,她說給孩子溝通過,感覺聽不進去,她也沒辦法。感覺孩子就我一個人的責任,我現在實在不知道怎么管,好話說盡,道理也講了,他現在才十三歲,不上學干啥啊!自己心里憋屈,難受!看到他就是看電腦就是不寫作業就忍不住發火,告訴過他,要是把我氣死了他就只能當孤兒了!希望老師能幫幫我。
山東省金牌心理咨詢師芳飛老師解答:從你長長的敘述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單親父親對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你在努力毫無成效之后的焦慮和煎熬,以及對今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導孩子等問題的迷茫。其實,從你的敘述中,我看到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誤區。接下來,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你所面臨的問題,希望可以有助于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首先,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提要求,但是,效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你說:十三歲孩子迷戀游戲厭學,家長和老師給孩子講了道理,但是就是聽不進去!孩子大了,打不得罵不得,講道理又不聽。我對他要求不高,每天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盡力學習,學習盡力就行了,但是不能消極怠工。
這些話中,包含了講道理和提要求兩個部分。你并沒有意識到,無論是講道理還是提要求,如果沒有得到孩子的認可,孩子是聽不進去的。尤其是13歲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對抗心理嚴重,再加上離異對孩子的影響,出現逃避的心理狀態很正常。
要想幫助孩子走出來,就要學會打“感情牌”,通過自身的成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關系是一切的基礎,如果你能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就能得到孩子的認同;而只要孩子能夠認同你,他就能夠聽進你說的每一句話。
其次,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管制、控制和壓制,但是后果卻往往是管不住、控不了、壓不下。
你為了讓孩子不玩游戲,設置了密碼;為了不讓孩子破解密碼,與孩子斗智斗勇;為了孩子沒完成作業,老師又催促而崩潰。你只是被孩子的行為牽著走,卻沒有去思考自己這些行為背后所隱藏的心理根源。
事實上,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你所采取的方式都屬于管制、控制和壓制的范圍。而叛逆期的孩子對抗性本來就強,在你這樣的教育下,會引發更強烈的逆反心理,最終導致父子關系惡化,溝通渠道中斷。
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揚湯止沸”,而是“釜底抽薪”。與孩子硬碰硬是沒有用的,只有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根源,才能夠在改善孩子心理狀態的前提下,調整孩子的行為習慣。
最后,你的內在狀態也需要調整,尤其是情緒管理方面,你需要特別加強。
你的內在狀態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離異后獨自撫養兒子,相對吃力,教育孩子的過程又不順利,導致你身心疲憊,因而產生委屈和難過的情緒;向孩子媽媽求助,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饋,內心有憤怒的情緒;面對孩子的種種狀況,不解決不行、解決又沒有好的辦法,讓你產生強烈的焦慮情緒。
這些情緒疊加在一起,讓你無法面對亦無法解決,再加上孩子的對抗情緒,你會崩潰是很正常的。要想解決孩子現在面臨的問題,你需要明白:優先處理的不是改變孩子的行為狀態,而是改善孩子的心理狀態;但是,要想改善孩子的心理狀態,就必須要調整你與孩子的父子關系;要想調整好父子關系,就需要你學會管理情緒;要學會管理情緒,就要學會看到情緒、與情緒對話,找到情緒背后的積極因素。
確切地講,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你想直接改變孩子的行為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是你還是孩子,都只能從心理狀態的調整,影響和改變行為狀態。
你可以找個安靜的時間,與自己好好溝通一下。無論是參加相關的成長課程,還是求助于一對一心理成長,都可以幫助你調整狀態,站在新的角度去看待并解決孩子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