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題一直是父母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不愛學習,以后成績會不會不好,這種問題聽著似乎有些操之過急,但確實是會讓父母非常煩惱。
生活中不僅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孩子的性格也千差萬別,愛不愛學習也因人而異。
像小左的孩子今年八歲了,是一個男孩,在學校的時候就很貪玩不愛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老師家長無論怎么勸都不聽,威逼利誘都不管用。晚上回家要寫作業了,就是不愿意動筆。
小左夫妻倆各種督促才能勉強完成,寫的過程還磨磨蹭蹭的,大人還說不得,道理也聽不進去,嘴上說自己明白了實際上根本沒入耳,一說他不乖就開始頂嘴,爭不過大人開始哭,他們夫妻倆都拿他沒辦法。
孩子愛不愛學習不是光靠天生就能左右,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更多地還是需要父母后天去培養,培養孩子學習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的,激發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會不愛學習?
一、孩子為什么會抵觸學習?
有一個媽媽就曾反饋,她有一個八歲半的孩子非常討厭學習,父母拿他沒辦法,就去詢問心理醫生,醫生建議他們與孩子多溝通,尋找不愛學習的原因。原本孩子怎么都不肯說,拒絕溝通,結果多次嘗試孩子終于松了口。
說是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因為被爸爸懲罰,寫完作業都不能吃飯,因為父親的體罰導致孩子開始討厭學習,拒絕寫作業。他們兩個很奇怪,這么一件小事真的會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嗎?還是說他因為懶找的借口,用來逃避學習。
通過孩子媽媽的話,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這個家庭溝通有一定的問題,父母對孩子有著明顯的不信任。
像這種情況恰恰能反映了一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導致孩子對學習的體驗感非常不好。
除了這個,孩子不愛學習主要有這四個原因,父母只有了解了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1、家長要求太高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高的期許,而家長的這種想法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孩子容易有害怕心理,一次考試失敗就會將他打倒,從而失去對學習的動力與上進心。
如果家長太過強硬也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會不去學習用來報復家長。
2、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心智不成熟獨立性差,缺乏對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習基礎不扎實,面對更難的學習知識無法消化,就會覺得壓力很大應對不了,從而失去對學習的欲望與信心。
孩子往往都無法很好地判斷自己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與鼓勵,讓孩子明白一兩次挫折不算什么,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能趕上。
3、注意力無法集中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外界的很多東西都會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分心,導致孩子不愛學習。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時間表,合理劃分孩子的時間,再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對他進行獎懲。如果學習任務完成達到標準,父母可以允許孩子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或實際獎勵,如果沒完成任務也需要讓孩子承擔不學習的后果。
4、沒有明確目標
有一類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沒有目標,對學習很迷茫,知道自己學習了之后有什么用?未來到底可以做什么?因為各種問題對學習沒有興趣。
像這種孩子通常都是受到父母與他人的影響,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沒有用,父母應該及時引導,為孩子指引學習方向。多與孩子溝通,聊聊夢想與一些成功人士的經歷,借此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
孩子不一樣學習的原因有很多,很難一一去深究,但以上四個原因是較為普遍的,如果孩子不愿意學習怎么辦?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這幾個地方走走,也許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二、李玫瑾: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1、圖書館
學習氛圍對孩子非常重要,好地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而圖書館的學習氛圍就非常濃郁,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圖書館看看書,長時間呆在圖書館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圖書館安靜的環境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開闊孩子的精神世界。
2、知名大學
每個父母的目標就是讓孩子考上一個好大學,在孩子迷茫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到一些知名大學走走,給她講述一下這個學校的歷史與名人故事。
大段的道理不如到實地走一遍來的震撼,真人真事可以給孩子一個學習目標,讓孩子對自己學習有一個大概的認知,讓他們有動力去努力學習。
3、父母工作的地方
父母的工作單位可以很直觀地反映當下的社會環境,如果單位允許的話,父母可以帶自己的孩子到他們的工作的地方轉轉。
這樣可以很好地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與辛苦,比父母用大段語言來訴說自己的辛苦與不易來得更加直觀,更快地教會孩子去感恩,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學習環境。
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家長應該耐心詢問原因,具體事件具體分析,了解得更多才能找到最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解開內心的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