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聯想是對于已有的心理相關物的構造的話,那么作為創造性或者再造性的想象則是對于未有的心理相關物的構造。如果說前者還依賴于感知物并去聯系相關的想象物的話,那么后者則完全擺脫了感知物而去建構一個獨立的世界。
從聯想的相似性到相近性再到對比性,我們看到了由親近到遙遠的變化。在自然世界中,事物與事物之間會由于其時空關系而產生距離,要么親近,要么疏遠,但也可能由于距離的喪失而沒有距離,如同某物和它的復制品的關系,它們既不親近,也不疏遠。聯想中的距離是心理的距離,而不是物理的距離,甚至不是物理距離的反映。這就是說,心理的親近和疏遠不等同于自然的親近和疏遠。事實也許相反,那些在自然中親近的,在心理中卻是疏遠的;反之,在自然中疏遠的,在心理中卻是親近的。聯想中的親近和疏遠的距離感表現感知物和想象物之間關系的差異和變化,但它又基于生活世界的游戲中萬物自身與它物的關系。在游戲之中,事物與事物要么是游戲的伙伴,要么是游戲的敵手。由此確定了它們是否走向親近或者走向遙遠。
如果說聯想是對于已有的心理相關物的構造的話,那么作為創造性或者再造性的想象則是對于未有的心理相關物的構造。如果說前者還依賴于感知物并去聯系相關的想象物的話,那么后者則完全擺脫了感知物而去建構一個獨立的世界。
創造性想象不依據任何既定的感知物而形成新的想象物。人類一切偉大的創造性活動都是創造性的想象活動,一切偉大的藝術活動也都是創造性的想象活動。從遠古的神話到后現代的各種藝術活動都是如此。創造性想象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心理過程,因此它如同上帝般的創世。它同時也是由舊到新的心理過程,因此它是革命般的創新。這種創造性是人類心靈的最大的可能性,使一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創造性想象不僅是首創的、新穎的,而且是獨創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復制的。這充分地顯現了創造性想象自身不可替代和不可重復的唯一性。正是如此,創造性想象發生的時刻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命運般的關鍵時刻。
與創造性想象不同,再造性想象是對于一個已給予的想象物進行再創造而形成新的想象物的過程。這最典型地表現在一切審美經驗特別是藝術接受之中。我們閱讀詩歌等文學作品、傾聽鋼琴曲等音樂和觀看水墨等繪畫時,審美經驗在根本性上就表現為再造性想象。在這種心理活動中,心理已有的想象物只是為想象活動提供了條件,人們只有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對它進行再創造,才能形成新的想象物。人的想象可以看成對于已有想象的完成,使它由文字、形象和聲音變成人的心理活動中的各種意象。同時,人也由此形成新的想象物,賦予既有的想象物前所未有的意義。因此,再造性想象要求一方面承認想象的真實,另一方面要力圖真實地想象。
除了聯想和一般創造性或再造性的想象之外,還有一種極端形態的想象:幻想。如果說聯想和一般的想象與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話,那么幻想似乎和現實沒有任何關聯。幻想就是不真實的想象,如夢如露,如風如影。它看起來既是非現實的,也是無意義的,但事實上幻想的本性并非如此?;孟胍话闶切睦碓诂F實的阻礙下的無法實現后的自身的變形,因此,它是在心理領域中自身的實現?;孟胍苍S是空想,但也許是理想。這關鍵在于幻想是否自身生發出意義。作為審美經驗中的幻想不是空想,而是理想。這是因為它是對于心理壓抑的批判和對于心理解放的向往。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