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的小男孩的情況我略知一二,男孩的父母離異,男孩一直和爸爸以及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據說男孩產生厭學情緒之后,班主任找過他聊天,男孩說他很小的時候,媽媽就來開他了,沒人管他,所以他就想自暴自棄。
說實話父母離異對孩子確實有傷害,但這并不是造成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男孩厭學主要是因為父母離異,媽媽離開家庭之后,孩子的爸爸也并沒有去關注孩子,陪伴孩子,從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在男孩慢慢大一點之后,這些負面影響才開始爆發出來,這才是造成男孩厭學的原因,那么家長不陪伴孩子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呢?
1、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一直覺得生了孩子之后,不管生活多么艱苦,家長都要盡可能花時間去陪伴孩子,鄰居男孩的媽媽離開之后,爸爸也并沒有好好的去陪伴孩子。
據我婆婆說這個男孩的爸爸除了給錢孩子花之外,男孩的日常生活和學業根本都不管,每天下班之后還會出去找朋友玩耍。
如果家長不經常陪伴孩子的話,就不能夠真正感知孩子的內心世界,一個孩子有厭學情緒肯定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是長期積累的過程。
如果男孩的爸爸經常陪伴孩子,那么肯定會早點發現孩子厭學的苗頭,及時的疏導,就不會出現現在在家不肯去上學的狀況。
2、 孩子不聽你的話
李玫瑾教授說過:父母要想對孩子有真正的控制力,尤其是母親,在生命的早期,對孩子要想有真正的控制力,那靠什么控制呢?
不是靠嚇唬,比如說你對一個兩歲之內的孩子嚇唬是沒用的,那么什么樣的孩子他能夠聽你的,那就是在一歲半之前,一定要自己帶,否則父母就喪失了對他心理上的控制力。
李玫瑾教授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否則孩子不會聽你的話,而男孩的父母離異之后,男孩的爸爸也并沒有好好陪伴孩子,我每次回老家都經常看見孩子一個人在家看電視。
導致現在男孩不想去上學,男孩的爸爸勸說也沒有用,因為男孩根本不聽爸爸的話,如果男孩爸爸對孩子有心理上的控制力,那么男孩應該會聽爸爸的話,爸爸勸說他去上學,他應該會聽。
3、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
男孩不去上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男孩成績不好,現在的孩子成績好壞,和家長的用心陪伴分不開的,家長用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培養好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孩子的成績不會特別差。
而我鄰居厭學的這個男孩,因為缺少家長的陪伴和關注,成績一直不好,考試的時候經常不及格,才四年級的語文也只能考20多分。
我覺得孩子不想去上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成績不好,導致心理上的自卑,從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如果孩子成績一直不錯,在學校里的學習也很輕松,那么厭學的可能性不大。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