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級里,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不好的。那么成績不好的孩子,學習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呢?
孩子A
一二年級總是考八九十分,到了三年級上課總是發(fā)呆,作業(yè)完成情況較差,存在少完成的情況。老師找孩子談心,孩子說自己是因為家里有手工小作坊,每天放學后自己也要幫忙干活,沒有時間學習。目前孩子的成績在七八十分這個區(qū)間,并且有持續(xù)下降的趨勢。
孩子A是朋友班上的一個學生。這個小朋友就很像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小抄寫員》的主角安利柯,為了給家長分擔生活壓力,把本該用來學習的時間用在干活上了,有點兒主次不分。當然,孩子的孝心是值得欽佩的,但是做法是不可取的。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孩子分不清,家長應該清楚。
孩子B
一二年級成績七八十分,到了三年級只剩下六十多分,有時候還不及格,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作業(yè)無法完成。目前坐在教室的VIP專座,在各科老師的努力下,成績有所上升,但仍然沒有突破七十分。
幾乎每個班里都有這么一個兩個突出的小朋友,因為他們精力過剩,所以上課也坐不住。上課有老師管,課后還需要家長管。家長管什么,管孩子完成作業(yè),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必須讓孩子完成當天的作業(yè),否則孩子以后就真的跟不上了。
孩子C
成績時好時壞,學習習慣不太好,如果家長盯著緊,成績就好,如果家長太忙,沒有時間管,那么成績馬上就到九十分以下。家長管教方式較為簡單粗暴、懲罰手段為罰站、罰抄、打手板。
這樣的小朋友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他們的學習狀況視心情而定,受不了學習的苦,玩心較重。對成績不重視,也可能跟現(xiàn)在社會現(xiàn)狀有關,沒有太大的競爭意識。專制型的家長采取的高壓教育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很有效的。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最好還是讓孩子多讀一些勤學的名人的故事,比如李白學詩、王冕學畫、齊白石學刻印章……
總而言之,首先思想上要撥亂反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接下來,就是有針對性地學習……
一個學期學習的內容那么多,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既要學習新課,又要復習,哪有那么多的精力?
復習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教材是中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要理解和應用。
語文課本要求背誦的都要會默寫。
數(shù)學課本所有的練習都要會做。
英語課本所有的單詞對話都要會讀會翻譯。
在這里重點介紹一下復習錯題的方法:
1、找錯題
把試卷、作業(yè)、練習冊做錯、不會做的題目找一個新的本子抄出來。
低年級可以由家長代勞,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很多時候連自己錯哪里都不知道。
2、解錯題
做錯過的題目,仍然不會做的,先把該題目會用到的概念、公式找出來,寫在旁邊,再解答。
相關解題思路知識點梳理在更新的教學視頻中可以看到。
3、做專項的練習題
比如說,孩子不會做關聯(lián)詞的題目,就做關聯(lián)詞的專項練習,不會做小馬虎的題目,就做小馬虎的專項練習。
家長們,再堅持一下,暑假馬上就要到了!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