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學習環境的問題,老師的教學方法,還有家長給孩子的壓力過大,等等。
面對孩子的厭學問題,不同家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制造“機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不能只關注表面 需要了解內在原因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家長應該如何做?
首先要做的是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好的親子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人生的道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父母無法替代孩子,但是父母能側面幫助孩子,發現和贊美孩子、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當孩子堅強的后盾。
其次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么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作為家長切勿操之過急。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1、把起點定低,但要嚴格要求。
2、把步子定小,但要加快節奏。
3、有問題及時反饋,及時矯正。
最后,要培養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于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激勵、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于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