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人皆知讀書的重要性。否則,也就沒有無數個父母義無反顧為孩子操心學習的事,更沒有學區房的概念了。
孩子的學習似乎永遠是為人父母者最為關心的大事。
但讀書絕不只是停留在未來考上一所大學找份工作這個層面上,而是通過讀書,找到一條能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視野高度、改變看世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拓展未來無法預估的人脈資源等,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但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卻又如此艱辛而又漫長。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父母白天忙著上班,晚上則忙著陪娃做作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目的就只有一個:搞好娃的學習!
可這個世界的事物總是存在著多樣性。有學習好的孩子,就一定有學習不好的娃。
有些孩子,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習成績會有所提高。但有些孩子,不論用何種方法,好像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這些孩子就是大家通常認為的學習差生。
按照我的理解,這些所謂的學習差生應該稱之為學習暫時落后的孩子,或許他們只是某個原因,才導致學習暫時落后。
一般情況下,學習差的孩子比較缺乏自信心,卻又有著極強的自尊心,他們常常感到彷徨和無助。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并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我認為,家長正確的引導和心態的調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
簡言之,就是家長要相信孩子學習差只是暫時的,而不能給孩子貼上一個學習差等生的符號,這會成為壓垮孩子自信的最后一根稻草,嚴重者孩子在學習上就自暴自棄。
很多學習暫時落后的孩子何以最后徹底繳械投降,原因無他,就是心理積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卻又得不到來自家長老師的陪伴與疏導。
家長與孩子在學習道路上只有同舟共濟,才能順利越過無邊學海的驚濤駭浪。
無論是從自然規律還是從教育規律上來看,都意味著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著孩子。未來大多數時候都只能由孩子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這離不開一顆強大的自信心。
所以,孩子擁有強大的自信心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
根據我的長期觀察,絕大多數學習暫時落后的孩子并非是腦子不靈光,而是在學習上不肯花時間、下功夫等,由此導致學習暫時落后,如此時沒有得到來自家長的正確引導,又將進一步喪失自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02
如果幾經努力,孩子仍然改變不了學習差的現狀,是不是就代表他們沒有出路呢?如果不代表沒有出路,那他們的出路何在?
我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擯棄兩個錯誤的觀點。
一種錯誤觀點是:孩子學不學無所謂,學習成績差照樣有出路。
這種觀點錯在對未來過于樂觀,沒有看到對身處底層的普通人來說,不好好讀書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有著這種想法的家長和孩子,自然就對學習不上心,他們追求的是快樂。認為就算不學習,將來也能很輕松地找到出路。
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孩子憑著優異的學習成績一路高歌猛進,考名校,上985或211,名校的背景也意味著比那些連中學都未能畢業的同齡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看看那些互聯網大佬們,哪個不是學習成績好上過大學?
我有一個外甥在上初中時曾經受同學影響而沉迷于電子產品,學習上不思進取,但后來由于家長發現及時,給予了正確的引導和心態的調整,外甥突然在學習上發力,考上了重點高中,拼上了985大學,在幾年前又一路考取碩士、博士,最后被國外一所世界知名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師從某著名導師。
雖然一路辛苦,但最終學有所成。腹有詩書氣自華,外甥個人無論是形象還是談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要讓有志于學習的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真的是過了那個村就沒那個店了。有時候,跳出自己的思維圈子,會發現更為廣闊的世界。
那些既不學習,又不思進取的人大概率要被這個世界淘汰。
還有一種錯誤觀點是:學習差的孩子沒有出路。
這種觀點錯在看問題過于狹隘。學習好的孩子確實出路更多,但絕不意味著學習差的孩子就沒有出路。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有出路,花費不菲的代價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請家教補缺補漏等,一門心思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似乎只有這樣,孩子才算成才,未來才有出路。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對教育的極大誤解。
孩子光只是學習成績好,卻不具備良好的習慣及健全的人格、性格、品格、體格等,并不是一個成功的教育。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說:
我們太重視孩子的功課怎么樣,分數怎么樣,名次怎么樣,實際上一個人的習慣怎么樣更重要,才是真正影響他的人生出路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你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及健全的“四格”打造好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就不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03
真正有眼界有遠見的富豪階層,他們和他們的孩子都是不會放棄學習。
大家所熟悉的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兒子何猷君,出生豪門卻一直十分努力學習,堪稱學霸。據說同時拿到劍橋、牛津、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是麻省理工大學最年輕的金融碩士、連續五年獲英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等。
賭王的女兒何超蓮說:
爸爸對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好好讀書。
在知乎網上有一個話題:為什么上學不是唯一出路,而我們卻一定要上學?
網友們的高贊觀點是:
- 讀書當然不是唯一的一條出路,但它是你不能輕易放棄的一條出路,因為它沒有回頭路走。
- 上大學未必能讓你前途更好,但是它能保證你前途不會更差。
- 你的父母,你的老師苦口婆心的勸你好好讀書,你覺得他們煩,但以后你會發現,這世上最希望你好的人就是他們了。
- 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學習絕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曾有人說:
窮人家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哪怕有一絲機會,也不要放棄讀書,這是窮人唯一的捷徑。
很多人看過一部電影紀錄片,或許它能帶給我們一定的思考。
這部紀錄片名為《出路》。導演鄭瓊曾在2009到2015年期間,花了六年時間,實地跟拍了三個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在社會上的掙扎,拍成了這部紀錄片。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山村輟學女娃,小鎮高考復讀生,都市叛逆少女。盡管他們的原生家庭有著天壤之別,卻都在尋找出路。片中關于人生出路的思考,曾在網上引起廣泛的討論。
家長的思路和格局決定孩子人生的出路和格局。
山村輟學女娃當初也曾懷揣夢想,但在父母守舊觀念的影響下,最終還是早早嫁了人,現在依舊生活在貧瘠的大山深處,似乎看不到任何出路。
小鎮高考復讀生經過拼搏考上了一所大學,并融進了城市生活,雖不大富大貴,但他卻是這三個人中唯一憑借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都市叛逆少女卻憑著家里優越的條件一次又一次地試錯,最選擇了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那位都市叛逆少女一樣,背后站著的是一個擁有巨大社會資源的家庭。對大多數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講,沒有其它的捷徑可走,讀書真的是一條很重要的人生出路。
在這個人工智能興起的互聯網時代里,知識是改變孩子人生命運的最好捷徑之一!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既不是名車,也不是豪宅,而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教育。
和孩子一起永不放棄教育,才是孩子未來的真正出路!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