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孩子的厭學問題?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渴望著:要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學。從他們對家長的述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身上的苦惱和困惑,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無助和無奈。
我們都清楚,孩子對家長的情緒反應能力比我們想象中強,我們應該理解他們。他們說“我看見你玩手機”“我感到很煩”“我很不舒服”“我很受傷”“我很想發脾氣”。這說明他們有應對、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給這三個群體有效的支持,幫助我們家長去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創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家長朋友們、以及給其他家庭成員都一些建議。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網癮是孩子對錯誤家教方式的抗爭手段”
李玫瑾說,網癮的本質是孩子對錯誤家教方式的抗爭手段。
孩子網癮的背后,一定有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
孩子網癮背后,一定有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常常丟掉手機、IPAD,扔給孩子一部手機,瞬間世界安靜了。
久而久之,網絡成了孩子的情感寄托和心理依靠,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只有手機為伴,逐漸形成網癮。
因此,家長首先要對孩子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安排孩子上網的時間。
首先要增加戶外活動,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
從孩子早期習慣養成開始,網游成癮的孩子,他的父母要承擔起主要責任。
歐美國家研究顯示,每天要控制孩子玩網絡游戲的時間在2個小時以內,就算是周末也不要讓他們接觸網絡游戲。
英國專家認為,對于兒童而言,網絡游戲沒有明顯的“成癮特征”,且相對于其他的游戲產品來說,網絡游戲的成癮性沒有明顯的特征。對于網絡游戲成癮的孩子,父母需要制定一定的計劃,并且嚴格執行。
電子游戲的成癮性是孩子的表象,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是家長的教養方式出現了問題,有沒有把孩子作為自己發泄的對象,應該去反思孩子為什么會玩游戲。家長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對游戲的沉迷?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游戲?
是什么讓孩子在游戲中尋找快樂?
家長如果沒有反思自身,沒有及時的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有可能導致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很多家長是工作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把網絡游戲作為“電子保姆”,從而直接扔給孩子玩耍。
要知道,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但是一旦沉迷于游戲,就算是大人幫助孩子戒除了網絡游戲,孩子也很可能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因此,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游戲是什么,然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堵不如疏
家長要了解孩子在游戲中所玩的是什么,在游戲中能得到什么,能實現什么目標。把孩子從游戲中拉到現實生活中來,讓孩子明白,游戲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學習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孩子在游戲中去尋找到存在感、價值感。
2、把控游戲時間,家長要做孩子玩游戲的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因此,當孩子放假在家時,家長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孩子,要主動帶著孩子去見見新朋友,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運動,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親情、友情,在游戲中去體驗到親情、生活中的樂趣。
3、家長多跟孩子談談心,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的錯誤不要一味的指責批評,要多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有時候適當的責罵不僅不會有什么作用,反而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4、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叛逆,家長最好不要在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這只會讓孩子在受到更多的傷害后變得更加叛逆,最終影響到了親子關系。
孩子叛逆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能太過簡單粗暴,不然就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加的心理壓力,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叛逆對于孩子的危害,有的時候并不是沒有好處,而是有很多的好處,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的態度,教育孩子的方式正確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適當的去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的自信。
三、孩子調皮的時候,家長要如何正確的教育
1. 不要打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會犯錯誤,在孩子犯一些小錯誤的時候就會打罵孩子,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家長不能讓孩子有犯錯誤的機會,因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2. 不打孩子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加聰明,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考慮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打罵孩子,而是要更加的理性的去教育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有所限制。
3. 不能打孩子
適當的打孩子,并不是一昧的打罵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適當的去教育孩子,因為孩子也是需要家長的愛的,家長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只要家長掌握好尺度,還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