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時間,有不少家長給我們留言,希望我們能給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如何幫助他們的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這真的是一個大課題,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學習大環境、家長能夠提供的支撐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對每一個孩子而言,給出通用的“大道理”看似正確但好像并不完全適用。
但是,即使父母完全不懂得教育,沒有任何文化基礎,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家長也都知道穩扎穩打,打好基礎,搞好基本功這個道理,所有的學習都是從基礎開始,任何一門學科都是這個道理,要想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孩子們需要在搞定基礎,在牢固的基礎知識能力支撐下,獲得進步。
很多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有問題的孩子,在基本功的學習上,都有很大的問題,具體在每一天的學習上,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里,沒有預習,沒有復習,沒有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點的自我分析過程,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在結果的表現上,就一定會很難看。
用什么樣的方法幫孩子進步呢?有這樣的幾個步驟,需要家長理解這樣的結構邏輯,然后根據孩子自己的狀態下手,幫孩子糾正學習狀態,而這樣的糾正,在小學階段進行,越早啟動,效果越明顯。
①孩子需要理解類似“水滴穿石”“鐵杵磨成針”的大道理,具體就是孩子要知道好的成績來自于每天的積累和進步,沒有速成這一說。
②家長和孩子的心態擺正之后,孩子要理解每天的老師所講的核心知識點是什么,不同學科所講的知識點具體是哪一類型。孩子只知道聽老師講課,但是具體老師所講的內容是哪個知識點的內容,很多孩子都很“懵”,如果是這種狀態,又何來“穩中求進”。
③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點進行復習,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制定不一樣的復習和“攻克難題”的計劃,不僅僅停留在每天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個層面的學習。
④知道自己哪里會,會到什么程度,哪里不會,具體是什么知識點不會,不會在哪里。請家長注意,這已經是很高段位的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的體現了。
⑤知道哪里不會,要尋求各種幫助把不會的弄懂,而不是隨它去。如果一個孩子積累了這樣的學習能力,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能夠穩扎穩打的進步。
如上圖所示,這是一張每日(最起碼是每周)學習能力監控評估表,如果孩子能夠對照上面的這張表格完成學習知識點的梳理,孩子的應試表現/學習表現就不會差。
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很多孩子拿到這張表時會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如何梳理自己階段學習的知識點。
2.家長要帶著孩子練習幾次,有了練習之后,孩子能夠理解“復習和鞏固,不留知識漏洞的重要性”時,家長有一定的監督,他們就能夠熟練的使用這張表。
3.這是復習的指導,可以是每天(建議每天),也可以是每周,最遲不超過每個月,孩子要是能夠學會這樣的自我梳理,家長根本就不用操心他們的學習狀態,他們能夠主動自覺的進行時,家長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4.本張評估表關鍵在“知識點”和“掌握程度”這兩列,其中知識點這一列是要求孩子在復習時能夠知道老師階段性所講的知識難點到底是什么,比如數學科學階段性就有一個大的知識點和很多小點,語文英語學科更是如此。
5.掌握的程度上,我們分了10個等級,從完全不懂到完全掌握之間,孩子對自己掌握的程度要有所評估。
6.孩子完成了評估之后,家長要帶著孩子把孩子每個知識點不懂的部分弄懂,這是最重要的工作。家長自己不懂,就要學會尋求幫助。比如:
A:孩子的老師。
B:各種機構的老師等。
C:網絡免費資源等。
D:孩子的同學相互交流。
E:各種方法幫助孩子弄懂某知識。
這張表我們已經在很多孩子身上進行了測驗,不少孩子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父母回復我們明顯的看到改變,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不少回復說看到孩子改變的家長有這樣幾個特點:
1.真心的希望孩子進步,并愿意花和孩子一起糾正學習狀態。
2.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比較多,他們的家長都有一定的輔導能力。
3.初中階段的孩子,如果自己改變的愿望比較強烈,效果也很明顯。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