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請問高中生厭學怎么辦?
現在高二了,一直知道自己應該努力,也想考一個好大學,但是厭學情緒太重了,在學校和家里寧愿坐著發呆也不想聽課寫作業,很矛盾很掙扎又難以做出怎么改變,請問要怎么樣才能救救自己啊
管心營:
上學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是未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在哪里嗎?
其實很簡單,看一個標準就好了,那就你有沒有目標。
有目標的學習是快樂的,沒有目標的學習是痛苦的、煎熬的。
我記得有一個艾瑞克森的案例,一位建筑工人自四十層樓的高處摔了下來,造成全身永久性癱瘓,只剩下手臂可以運用自如。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一輩子就只能如此了。
他迫切想要知道該如何應付這一痛苦的處境。
這位工人的痛苦,并不僅僅是來自于身體的傷害,還有內心的迷茫。
他不知道該干什么,他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和生命力,只剩下了痛苦。
很多厭學的孩子也一樣,沒有生命力,只有厭學的痛苦。
上學你對于你來說,是你需要去,但未必是你非常想去的事情,所以你會厭學。
甚至你都未必真的需要考上好大學,很多家庭就算孩子一輩子不工作,也能生活得很好。
包括你想考上好大學,也未必是真的想考上好大學,更加有可能是為了面子、為了緩解焦慮
假如你有一個目標的話,厭學的問題會自然而然消失。
管心營是專門處理厭學癥的心理咨詢機構,解決過很多人的問題,希望這一次也能幫助到你。
厭學癥是比較復雜的問題,往往需要很多次咨詢才能解決問題,對于你的問題,我們也是一次只回答一個方面的問題,今天就目標的問題,通過三個方面和你討論一下:
想跳脫痛苦,就需要積極目標
能支撐自己的目標變成信念
如何達成目標呢?學習四原則
本文大約2000字,具有一定專業度,需要耐心閱讀。
想跳脫痛苦,就需要積極目標
你詢問,如何救救自己,可以理解成,你希望跳脫厭學的痛苦,投入到積極的學習中。
我們繼續之前那個案例,癱瘓建筑工人想知道該如何應對痛苦的處境,然而咨詢老師卻告訴他:
“你所能做的實在不多,頂多可以試著在疼痛神經上發展出厚實的硬繭組織。如這一來,你就不至于感到如此痛苦了。
此外,生命自此將會變得非常無趣,因而不妨商請朋友替你帶來一些卡通畫冊與漫畫書,再請求護士提供你剪刀與漿糊。你可以開始著手制作卡通剪貼簿,再附上一些笑話與有趣的詞句。制作剪貼簿的過程將令你深感愉快。每當有朋友到醫院來看你時,不妨送他一本你所制作的剪貼簿。”
自此他開始動手制作了許多的剪貼簿。
咨詢師將將個案對于疼痛的關注轉移至硬繭組織方面——這位建筑工人習以為常的事物。接著,他引導個案從事一些投入生活的事。他引用老生常談告訴個案,生命自此將會變得非常無趣,并轉而督促個案從事社交活動——先請朋友替他帶來卡通畫冊與漫畫書,再將所制作的剪貼簿回贈朋友。這位建筑工人依言投入了制作剪貼簿的工程,卻渾然不知此舉將令他繼續保持與他人之間的互動。
他隨后變成了一位自給自足的人,而且能夠「跳脫」個人的痛苦,積極投入生活。
能支撐自己的目標就變成信念
你的描述來說,你現在內心是想去學習,并且考上好大學的,但是現實表現中,你的執行力是不夠的,你無法支持你去完成這個事情。
也就是所謂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這種力就是執行力,也是生命力和內在動力。
類似在跑步前,我們對自己說,“今天一定要跑七公里。”
然后剛剛開始跑,一百米,內心就退縮,算了算了,今天跑五公里就算了。
接著跑了一公里之后,就累得不行,內心又說,三公里也算鍛煉了。
最后,結果只跑了兩公里,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跑步的時候,沒有一個目標和信念支撐,注意都在跑步的辛苦上,自然很難堅持。
目標和信念是很奇妙的,我記得上課的時候,就問了一下班級里有人能跑十公里嗎?
然后有一個很瘦的學生舉手了,我請他分享了一下,是怎么在又苦又累的時候,做到堅持下去繼續跑?
這個男生說,是體育老師的一句話,他記得以前上體育的時候,老師和大家說“當你鍛煉到身體很累的時候,這才是身體到極限的時候,忍住辛苦,繼續鍛煉才會有效果。”然后這句話,他就牢牢記住了,至此在他覺得辛苦的時候,總是多堅持了一會兒。
目標很簡單,就是“在累的時候多堅持一會兒”。但是當累的時候,還能這樣想,這個目標就成了信念,就變成內心力量的支持。
如何達成目標呢?學習四原則
如何達成目標呢?
學習有四個原則來說,有利、有用、做到、循環。
第一個原則是對自己有利益。
對自己有利益,重點是自己認為做某件事情是有利益的。
比如,很多厭學的孩子,并不認為學習對自己有利,而是認為學習好,拿到好的名次,是為了給父母臉上爭光,是父母的事情,那么孩子就可能不愿意去學習了。
因為孩子不認為學習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個原則是對自己有用。
有用也是對自己有用,比如男生不會去學翻花繩、插花這樣的技能,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男生認為用處不大。
但是有可能學習打籃球,因為有社交需求和耍帥的需求。
這就是有用,有用才去學。
第三個原則是自己能做到。
這條很重要,知道和做到是有本質區別的。
醫學知識都在書上,但是讓你操刀做手術,敢嗎?不敢,對吧。
比如,大家都知道看書能提高認知,但是真正靜下來把心思放在書本上去看的人,有幾個能做到?
跑步鍛煉也是一樣,幾乎百利而無一害,那么人人都天天去鍛煉了嗎?
顯然沒有啊,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做到是很難的。
第四個原則是能持續做到。
在做到的基礎上,經常做到,持續做到,循環做到。
比如,今天堅持學習,明天堅持學,后天也堅持學,才能慢慢掌握知識。
就像養成身材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鍛煉,明天暴飲暴食,那就基本上不太可能擁有一個好的身材。
學習也是如此,需要每天堅持做到,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