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今年53歲,性嗜酒,逢酒席必飲,平時小酌。我兩歲時他查出有肝功能障礙,但他仗著母親是醫生,家里又從事健康行業,總是不聽醫生的話戒酒。
他今年肝臟出問題住了一個星期院,回來說再也不喝了,可沒過幾天我母親出差,他又在家偷偷喝酒。
他有一群愛喝酒的戰友,沒事幾個人就湊在一起喝,我母親不讓,他戰友就說他“你又聽你姑娘婆婆(老婆)的!”他便覺得沒面子,就開始喝。
父親跟他們在一起經常喝醉,回來不省人事。
我讀高中時他一次醉酒騎摩托車自己摔倒,臉上身上都是傷,母親給他拍了照,他也說再也不喝了,可傷好之后他就把照片刪了,就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他飲酒后話多、性格暴躁,會家暴我母親。母親婚前對此情況所知不多,婚后傷透了心。
最嚴重的時候把我母親打傷,我母親當晚就走了,我以為他們會離婚,可后來母親又回來了,說是為了我。
我就喝酒的事跟父親談過,他好像不愿直面這個問題,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母親提起這事,他便開始發脾氣跟母親吵。
我每次打電話都會叮囑他別喝酒,他會答應得很好,但還是會喝。
他可能是勸不動了,我也想過心理治療,但他們是小城市的人,恐怕不能接受。
父母的感情問題我不想再管,只想讓父親戒酒,保重身體。希望老師幫幫我,謝謝。
獵手有話說
這是一個希望父親戒酒的故事。
表面上是戒酒,它更多的意義講的是:
對于親密關系里的對方,比如說父親、母親、男朋友、老公,對于某種上癮物的癡迷,過度了,損害了他的健康、你們的財產,或對你們本應親密時間的侵占,猶如一個第三者。
1、健康,比如抽煙,喝酒;
2、財產,比如博彩;
3、親密時間的侵占,比如:玩游戲。
你一定試著去強行改變過他,但結果幾乎一定是無效。你甚至根本不理解,那東西就這么好玩嗎?就戒掉它不行嗎?
不行的。
就像你的男朋友或者老公斗膽有一天跟你說:
- 你這樣癡迷越變越美,其實他都看不出來,但每次都讓他等那么久,影響了你們親密的時間。
- 你那樣喜歡買買買(雖你也給他買,但是他不要也行),嚴重損耗了他的或者你們的財產。
- 你喜歡發照片都P圖過度,拍照5分鐘P圖一下午,他就根本沒有必要,也從來不理解,都是些什么鬼東西。
讓你改,你能改嗎?你大概寧愿換掉他,你也不愿意改,當你動用女朋友或老婆的權利讓他改的時候,他大概也是這么想,只是有“大局觀”,沒有說。
一種上癮性的行為,有單純是生理上的需求,就也有心理上。
“心理上”的意思是,當社會的大風氣,或者當他生活的環境,人際關系環境沒有相應發生改變的時候,你僅僅去苛求他行為上的改變,這其實相當于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收效甚微。
這跟現代醫學的模式很相像。
現代醫學的模式是“生物-心理-社會”,也就是任何一個關乎健康的問題,都應該從這三個層面去考量。
你爸爸喝酒,你不讓他喝,這是從“生物”層面的做法。
在心理的層面,他為什么要喝酒?可能是因為內心的孤獨,他和你媽媽感情又不好,心情應該是很不愉快。
你提到他有一群“戰友”,那可能是某些當過兵的人回歸到常態社會下,心里存在著某種失落,需要寄托,類似于李白,不得志時的那種寄托,剛好你父親就把這些心理寄托在酒上了。
如果你要把他的寄托拿掉,你得讓他有新的其它寄托,人生有目標,生活有意義和樂趣,那他就會減少,甚至不喝了。
不然,只要身體條件還允許,大概率還是得喝。
在社會層面,不用講社會大的環境,就看他生活的周圍環境,都是一群喝酒的朋友,環境影響著人的行為模式,環境不改變,做其它的努力很大程度也是徒然。
你光從生物層面去解決,不讓他喝,你能幫助他解決心理層面的問題嗎?你能幫助他營造一個新的環境嗎?
如果你真的想關心你父親,多從這兩個方面努努力。
怎么改變男友或老公的上癮行為?
由此我們延展開來想一想,有些女朋友或者老婆也很不喜歡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玩游戲,或者經常去跟他的兄弟們一起玩。
生物層面
在“生物”層面,你不讓他玩游戲,甚至砸了,不讓他和兄弟一起玩,有可能都罵過一遍,都得罪光了,也收效甚微。
如果你從上文一直看下來看到這里,你應該知道,不應該把勁都使在這上面,使多了還物極必反。
心理層面
在心理層面,他可能很孤獨。
你一看可能火就大了,他孤什么鬼獨呀?我天天陪著他。
你是陪著他,但你不理解他,你走不進他心里。他只能寄托在游戲里,或者他的兄弟們能夠部分理解他。
不過,還可以慶幸,他沒有寄托到某些可能顏值、外貌條件不如你,讓你見到了憤然發出“就這……”,但能理解他的女生身上。
如果你不讓他玩游戲,那你得有新的東西讓他玩。
或者你會說和我玩呀,來呀,快活呀。
但你真的這么好玩嗎?你可能覺得你跟他很好玩,那是因為他千方百計討你歡心,絞盡腦汁在你需要的時候呵護、安慰、理解你呀。
如果他一點都不努力,動都不用動那種,讓你來主導這一切,還會有這么好玩嗎?
這是最關鍵,也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社會層面
在社會層面,游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在疫情中為數不多不受影響,反而飆升的巨無霸產業。
有可能他接觸多的朋友關系都在游戲里,小學同學、中學同學、大學同學、工作經歷中留下的朋友,天南海北來一局。
整天跟朋友去玩,可能他的圈子就相對固定,少震蕩,少變遷。
如果你真的要改變,你可以想想怎樣通過興趣的改變,以及階層逐步的上升來幫助他完成人際關系的遷移,到那時候他想玩都玩不到一塊去了。
想讓對方戒煙戒酒戒游戲等等戒一切的小貼士
1、不要有總想改變對方的執念
對方之所以成為現在這個樣子背后都有著“生物-心理-社會”的因素,不一定是做表面的干預就能改變的,接受才是選擇之后的主流。
2、徹底改變可能很難,但減少次數通常可以做到。
而且你可以相信人有自知之明,他也知道某種上癮行為的危害。
你降低你的期望,提出一個可達成的、讓他減少次數的需求,無形中這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讓他感覺不那么孤獨,是對他心理層面的一點改變,對他減少次數有幫助。
3、一般人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就不會再強求。但如果還是忍不住,一定要強求,那要注意是不是自己的“控制欲”特別強。
控制欲特別強的人,通常是關系中弱勢的人,想要解決問題又沒掌握合理的辦法,同時安全感可能極差。
需要自己注意調理,不然各種輸出行為有可能會讓關系中的其他人離得越來越遠。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