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上,作家魯斯不玩手機
美國2020年有一部小成本科幻電影《神啊,來救救我吧》,講述一對年輕夫婦為了修復關系,關掉手機到山區度假,結果錯過地球遭到外星人攻擊的故事。這部電影故事情節雖然離奇,卻反映了當下很多美國人的困擾,就是無時無刻不依賴手機,以至于上癮成疾。手機游戲、短視頻以及各種各樣應接不暇的信息推送,吞噬人們的精力和時間。不少美國人開始尋求“手機排毒”,進行“數字康復”,以期在手機與生活之間重構一種“健康的”平衡關系。
嘗試與手機“分居”
大多數美國人說,手機是他們每天看到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物品。美國心理學教授、《心煩意亂的心靈》一書作者拉里·羅森表示,大多數人每15分鐘或者更短時間就會查看一次手機,即便手機上沒有任何新信息或新提醒?!拔覀儗萍嫉氖褂靡呀浝鄯e了一種焦慮,如果我們不經常查看手機,我們就感覺會錯過什么?!绷_森認為,除了增加焦慮以外,查看手機上新信息或者訂閱通知的沖動也會干擾人們的專注力。
花太多時間玩手機,還會帶來心理上的折磨。被動使用社交網絡會讓人處于消極情緒之中。過度使用手機還會對人際關系造成影響。人們拿著手機,對于他人的關懷顯得意興闌珊。有研究表明,過度的“低頭癥”會降低人際關系的滿意度,導致抑郁或疏離感。羅森建議,戒掉手機最基本的步驟就是設置鬧鐘,規定多久看一次手機。從每15分鐘間隔一次,慢慢發展到半個小時、45分鐘或1個小時。當鬧鐘響起,花一分鐘瀏覽所有通知,然后重新設定鬧鐘。另外,還可以盡可能多地關閉推送通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文章建議說,可以把一些容易吸引注意力的手機應用放到不太好找的地方,或是干脆卸載這些手機應用?!安灰屇愕氖謾C成為你晚上看到最后的東西和早上第一個查看的東西。使用一個普通鬧鐘。”
如何與手機建立“健康關系”
很多人想辦法擺脫“手機上癮”問題?!都~約時報》專欄作家凱文·魯斯找了許多專業人士給他建議?!度绾闻c你的手機分手》一書作者凱瑟琳·普賴斯指導他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手機康復治療”,試圖和手機建立“健康的關系”。
魯斯先是對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進行統計,結果那一天5小時37分鐘的時間里他都在擺弄手機,拿起手機次數更是高達101次,這是美國人平均水平的兩倍。凱瑟琳建議他設置“心理減速帶”,在拿起手機前留下一秒鐘的思考時間。于是,魯斯在手機上綁上一條橡皮筋,并將鎖屏界面改為三個問題:“干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事?”
魯斯描述說,在第一周,他意識到“靜止”讓自己多么不舒服。以往他在任何空閑時間都會玩手機,哪怕是刷信用卡等待機器反應的兩三秒鐘,他都要看一下手機。所以他開始“練習什么都不做”,在地鐵上,他把手機放到口袋里,去觀察周圍的人,看到有趣的生活細節以及微笑的孩子。
魯斯將手機放到專門的盒子里保存。
此外,魯斯還在手機里只保留有助于養成健康習慣的手機應用;晚上在一個柜子里給手機充電,甚至買一個帶鎖的迷你保險箱來放手機。對于魯斯來說,最主要的考驗是與手機“臨時分居”,48小時內他不再使用手機或其他任何電子設備。他在度假勝地卡茲奇山預訂了不聯網的家庭旅館的房間。沒有手機后,他找不著路,只能不斷停車問路,連餐館也不知道哪家正在營業?!安贿^,這很棒?!濒斔拐f自己沉浸在“10世紀的悠閑生活之中,神經放松,注意力得以延伸”。他讀了書,晚上生一堆篝火,看星星。
“輕手機”讓用戶擺脫耗費時間的應用程序
在美國有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在“數字健康”這個領域做文章。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各種各樣的專家為“手機上癮”問題提供“治療方案”。有的企業開發新設備,例如“輕手機”,功能極其有限,意在讓用戶擺脫耗費時間的應用程序。一款299美元的“輕手機”,外觀更像是MP4,灰白色的主色調極力減少鮮艷色彩對眼睛帶來的視覺沖擊。操作頁面也極為簡單。產品介紹更是直言:手機是一種工具,應該為用戶服務,而不是相反。而該手機不會有任何訂閱、社交媒體、廣告、新聞或電子郵件。
還有的企業強調通過“物理隔離”,切斷用戶與手機的聯系。例如人們可以在豪華酒店購買“數字排毒”套餐。《好萊塢報道者》雜志列舉了幾家豪華的“數字排毒”度假酒店,價格從幾百美元到上千美元不等。這些酒店通常在風景區。對于“數字排毒”的描述是這樣的:人們關上電腦和手機,放下職位和身份,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不用任何網絡與外界聯系,“就像回到小時候,享受單純簡樸的生活”。魯斯這樣描述他開始“手機排毒”后的效果:他的妻子說,自從他開始“手機排毒”后,他對家里的事情更關注,也花更多時間聽她說話了。
還有人發起“數字安息日”運動,每周有一天完全不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人們可以登錄專門的網站,留下自己的郵箱,并計劃每周哪一天不用手機。該網站會定時發郵件進行提醒。該活動旨在讓人們花更多時間與家人朋友在一起。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