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最晚的夜,
缺最多的覺,
成為眾多年輕人打開夜晚的方式。
然而,
熬多了夜卻對身體危害極大。
近日,
廣州22歲小伙子通宵打游戲,
第二天下午醒來,
一側身子都動不了,
一查竟是中風。
好在及時送醫搶救,
才撿回性命。
熬夜通宵打游戲
一覺醒來身體動不了
22歲的男子小斌(化名)是一名資深“游戲玩家”,玩起游戲來分不清白日黑夜,經常通宵“戰斗”。平日里父母外出工作,小斌就經常獨自在家,靠快餐、奶茶度日。長期熬夜、不愛運動、高熱量飲食,小斌的體重日益增長,身高170厘米的他體重竟達110公斤。
11月23日上午9時許,像往常一樣,結束了一夜的“戰斗”,小斌累得倒頭就睡。下午5時許,小斌醒了,但隱約感覺右手右腳使不上力氣。但他并沒有在意,以為是沒有休息好。
可是,繼續休息后,他的手腳乏力癥狀并沒有好轉,反而嚴重到動不了。晚上6時許,家人下班回到家中,發現小斌口角歪斜,講話也不清,立即打車至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急診就醫。
卒中綠色通道
1小時16分鐘救回生命
情況危急,小斌一到省二醫便啟動卒中綠色通道,十分鐘內完成急診、掛號、預檢、評估,初步完成卒中的檢查,15分鐘完成 CT進一步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小斌左側大面積腦梗死,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腦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桂花告訴小斌家人:“中風了!現在的情況最好立即使用溶栓藥物并且接受急診腦血管造影檢查,把血栓取出來。”
手術圖
入院16分鐘后,靜脈溶栓已啟動。隨后,省二醫腦血管病中心介入團隊馬上準備動脈溶栓手術。從到達急診科至手術結束,只用了1小時16分鐘。術后一天,小斌的右側手腳已能抬舉,目前正在康復中。
中風愈發年輕化
不良生活方式成重要誘因
“腦中風在醫學上的名稱叫腦卒中,多是由腦血栓引起的。說人們聞‘風’喪膽,毫不夸張。”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劉新通告訴記者,這是因為腦卒中、腦出血發病兇險,病情變化快,致死致殘率高,甚至超過了腫瘤和心血管病。
作為腦血管病中心主任,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劉新通,明顯感覺到腦中風疾病漸趨年輕化。“以前患病的幾乎都是七八十歲年長的老人,現在年輕人中風也在逐漸增加。”劉新通說。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中風?
劉新通解釋,中風年輕化與長期熬夜、飲食偏咸、偏油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長期熬夜導致睡眠不足,內分泌激素紊亂,引起血管張力調節失衡,再加上高鹽高油脂飲食,這些因素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血壓高、血管脆、容易爆掉出血;另外血壓增高還會引起腦血管壁的損傷,從而引起血栓,導致血管閉塞,引起缺血性腦卒中。
“只要正確預防,年輕人的腦卒中大部分可以避免。”劉新通表示,目前腦卒中死亡率已超過心臟病,腦卒中關鍵在于預防,年輕人也應保持低鹽低油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睡早起等良好的作息習慣。
>>>
醫生提醒:
記住“中風120”口訣,
關鍵時刻能救命
“中風”雖然是老年病,但腦中風的發病日益年輕化,集中在40歲到50歲之間,醫生建議,年輕人應注意體檢,預防中風,平時有抽煙,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病史的人,一定要做一個全面的腦血管評估。
臨床上,中風急救有3小時的“黃金時間”,越早救治,才有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所以早期識別尤為重要,需在5分鐘內準確辨別,記住“中風120”口訣,關鍵時刻能救命:
“1”是指看1張臉,如是否突然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癱不對稱癥狀;
“2”是指查2只胳膊,如是否存在肢體麻木,平行舉起存在單側無力情況;
“0”是指聆聽語言,是否說話困難、含糊或不能語言。
盡早識別腦卒中的相關癥狀,當符合以上三項任何一項時,便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以便及時治療。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