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沉迷游戲最好的方式是, 創造屬于自己的程序,這點真沒錯。
網課以來,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網絡對游戲的向往比以往強烈。平時約好周一到周五不玩游戲,只有周六日才能玩一小時,但現在孩子想玩游戲的念頭,對著長時間開著的電腦就有點關不住了。如何是好?
前些天,一直在閱讀《呵護云端的孩子》,尋找方法平衡孩子與網絡之間的關系,其中提到的這點:“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理解他們的文化,陪伴他們在網絡世界里開辟新天地從小告訴孩子:網絡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是什么?應該把它當成什么?它在生活中應該占據多大的分量?”我非常認同。當我們和孩子在一起不是敵對關系時,我們才能攜手去解決問題。
那么面對游戲如何去解決呢?我突然想起之前有個老師在演講時,講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孩子喜歡玩游戲甚至沉迷游戲,如果讓他學會自己編程游戲,他知道別人開發游戲的過程,了解到游戲為什么讓人沉迷其中,欲罷不能的設計初衷,那么他就不會沉迷閉環的虛擬游戲之中,而是對探索開放的計算機世界更有興趣,并能讓孩子養成沉淀思維,深入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那么,有什么可以零基礎就可以開始參與編程的課程嗎?工程師爸爸幫孩子選擇了《趣味學編程-特級教師帶你零基礎玩轉mind+》這本書。
為什么要學編程
說這本書之前,先說說,為什么要學編程。家長一般認為:學習編程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培養邏輯能力。這些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我更傾向于認為,編程是一個改變思維,改變人生觀,甚至改變世界的一個途徑,他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世界的神奇和自己的能力。
這一點,《趣味學編程-特級教師帶你零基礎玩轉mind+》的作者李偉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習編程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生活,改造未來世界。因為信息技術極大改變未來生活,改造未來世界,俗稱為人工科學的核心構成、自然科學的重要支撐、社會科學的創新引擎。
李偉老師作為四川省特級教師,中小學教學名師,非常了解學生,也非常清楚如何開啟孩子們的思維,他曾采用虛擬程序與物理世界鏈接的方式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學生的作品曾獲的中國青少年21世紀技能大賽一等獎,也曾多次參與青少年創新大賽并獲獎,還獲得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
而且他認為,對青少年來說,抽象的代碼符號對孩子來說太抽象了,知識的構建不一定非要采取它原始的形式才能吸收到頭腦中,他認為,孩子們可以從圖形化編程開始。
“適用于青少年的圖形編程還有兩個優勢:鍛煉學習者的邏輯思維、創造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在學習圖形化編程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很自然用到邏輯思維方式: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此外,在創作品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天馬星空地增加一些自己想實現的功能。圖形化編程工具還是一個創意表達工具。創造過程積累多了,孩子們便會養成創造性人格。最后,圖形化編程過程會使得學習和自然而然地糾正腦海中錯誤的圖示,從而培養更加精準地推理 以及問自己“我到底哪里出錯了”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能力。”
從圖像化編程開始,零基礎也不怕
拿到《趣味學編程-特級教師帶你零基礎玩轉mind+》,孩子基本能看懂自學,從安裝開始,書本詳細清楚,孩子完全可以自學完成。
這本書正是使用圖形化編程工具的基本知識,然后講解了變量和列表兩個重要的概念,并用它們組織數據的結構,幫助讀者構建基本的數據模型。還有大量的蝙蝠講解計算思維的核心之一——算法,主要包括二分查找和各類排序算法。查找和排序算法是鍛煉計算思維的一種途徑,可以比較不同計算方法的策略差異,感受現代計算機的強大算力。最后作者還講了數據可視化的概念和應用實例。這也體現了圖形化編程工具兼容并包的跨領域能力。讓孩子領略到圖形化編程的樂趣。
整本書配套有60節微課,720分鐘教學視頻和57個學時教學課件。整個內容講解中,語言深入淺出,配以圖片的輔助解釋,即使只看書孩子就基本能明白。比如談變量:
當孩子按照書本一點點去了解編程,了解計算機世界時,思維發生了巨變,尤其是舉一反三和鉆研能力,當創造出自己的程序時,那種成就感,不是玩玩游戲沖沖關的那種空虛短暫的快樂,而是一種可以沖浪未來、改變世界的信心!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