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分析網癮的成因,找出成因才能精準干預。青少年網絡上癮往往從厭學開始,而孩子的厭學由多種原因造成,與生理、心理、精神、社會和家庭教育等密切相關。
一、導致厭學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脾胃虛弱,營養失衡,精神失養,精氣神不足,學習效率低下而厭學。食物過敏,過敏引發腦內組胺升高, 造成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學業無成就感厭學。
2.心理因素。有抑郁、焦慮情緒,無法專注學習;心理不成熟,學習環境適應性差(學習一般,去了尖子班);壓力敏感,自感學習壓力過大,逃避;學習目的不明確,青春期逆反;沉迷網絡。
3.精神因素。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抽動癥。學習效率僅為正常孩子二分之一,無法正常完成學業。
4.家庭因素。教育中過多批評指責,造成孩子自卑,學習無動力;控制教育,自我成長受壓抑,學習無自主性,產生厭學;夫妻關系不和,父愛缺失而導致家庭動力不足,引發孩子學業動力不足;社會因素,三觀不正,認為知識無用論等。
二、科學治療模式

父母和孩子一起治療,孩子心理有病,父母先"吃藥"。家庭是個系統,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延伸。所以要孩子和父母同時治療才行。同時,要有好的治療模式。治療模式一般采用“家庭十心理十醫學十教育”同時開展,綜合治療,身心一體化治療。其中,心理治療應采取“個體治療+團體治療”。
個體心理治療為分為行為治療、認知治療、人際治療、哲學和邏輯治療等。
團體心理治療一般是由1-2名治療師主持,治療對象可由8-15名具有相同或不同問題的成員組成。治療以聚會的方式出現,可每周1次,每次時間1.5-2小時,治療次數可視患者的具體問題和具體情況而定。在治療期間,團體成員就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觀察和分析有關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與行為反應、情感體驗和人際關系,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得以改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