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成癮呈現普遍化、低齡化趨勢,尤其是青少年自控力差,很容易受到影響。造成視力下降、生物鐘紊亂、神經衰弱等癥狀,危害身體健康。沉迷網絡游戲,經常曠課逃學,甚至留級退學,斷送了前程。沉迷虛擬世界,性格孤僻冷漠,得社交恐懼癥,不能適應社會。接觸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受到不良誘導,最終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各位家長要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漸,教會孩子正確對待網絡,正確使用網絡,避免孩子網絡成癮。
一、 遠離網絡誘惑,避免孩子沉迷其中
避免上癮的最好辦法就是遠離誘惑,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是不犯錯,只是誘惑不夠大,不論是黃賭毒,還是網癮,一旦染上,并且深陷其中,戒起來難度都非常大。
1.不給孩子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小孩子一般自控力很差,容易被網絡游戲吸引,因此父母不要和別人家孩子比,覺得不忍心,別的孩子都有手機,自己孩子沒有,高中畢業之前不要給孩子買這些電子產品。如果孩子發脾氣,無理取鬧,家長都要堅決拒絕,不能用手機滿足孩子的欲望。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手機的公約,規定時段、時長、用途,不能玩游戲、不能長時間看動畫片等,違反的話,就限制使用。
2.遠離沉迷網絡的朋友。大部分孩子開始玩游戲都是被身邊的朋友叫去的,一起組隊打游戲,一起交流游戲心得。有的孩子覺得玩游戲不好,剛準備戒掉,回到宿舍,發現其他伙伴正玩的熱火朝天,剛準備睡覺,看到下鋪的兄弟玩的熱血沸騰,于是手癢癢,打開手機開始玩,玩到手機電量告急,還意猶未盡。
3.家長要加強日常監督。孩子可以接觸網絡,但父母一定要有監督辦法,了解孩子上網干什么,不能放任自流,不能等到孩子已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父母才發現,那就太遲了。父母要避免孩子單獨上網,可以把電腦搬到客廳,這樣孩子上網就不那么方便了,如果有時間盡量陪伴孩子上網,對孩子上網行為進行指導監督,如果發現網絡成癮,要及時采取措施。
二、 改善家庭環境,讓孩子得到愛的滿足
當孩子感覺到父母是關心他的、喜歡他的、尊重他的、肯定他的,當孩子感覺家里是溫暖的、和諧的、歡樂的,當孩子感覺自己是自由的、輕松的,他就不會沉迷網絡游戲,沉迷網絡并不一定是網絡本身所致,孩子只有得到了愛的滿足,才不會通過其他方式滿足。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很多孩子在家里沒有歸屬感、安全感,就會選擇逃離家庭,去外面的網吧上網。比如有的家庭夫妻關系不和諧,整天吵架,孩子就會非常的害怕。有的父母采用關進黑屋子的辦法懲罰小孩,成年人長時間待在黑暗的環境中都會瘋掉,更何況是孩子。這些行為都會導致孩子本能地尋找安全舒適的地方,比如躲在網絡上。
2.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只有孩子信任你,才會把心里話告訴你。要了解孩子的困難和心理訴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能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要時常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關心孩子是否快樂,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給孩子正面鼓勵,許多孩子就是現實生活的壓力和情緒得不到宣泄,才會到網絡世界尋求自由、快樂和成就感。
3.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要想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父母首先要改掉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慣,父母玩手機到半夜,管教孩子,孩子怎么會聽。回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益智游戲,既可以融洽親子關系,又可以防止孩子玩游戲,親子關系的改善,可以減少孩子的叛逆程度。
4.高質量陪伴,豐富孩子的生活。有時間陪孩子去圖書館看書,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帶孩子去公園、去旅游,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不再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報一些孩子喜歡的興趣班,讓孩子有事可干。陪孩子去鍛煉身體,多做運動,錘煉健康的體魄。
三、培養健全人格,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一個具有健康人格,良好心理素質,強大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容易明辨是非對錯,了解網絡危害之深,從而嚴格要求約束自己,做到正確使用網絡。
1、讓孩子認識到網絡的危害。家長用一些文章、書籍、視頻、講座,通過大量案例,讓孩子感受到網絡對個人身體、心理和智力的影響,提高孩子自覺抵制網絡的能力。父母教育用語要符合孩子認知范圍,與孩子的經驗相一致,淺顯易懂的道理才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納。要抓住時機教育,在孩子瀏覽色情網站,看色情視頻,下載色情圖片時,及時告訴孩子色情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哪些不利影響,告訴孩子有關性的責任和隱私的問題。
2.提升自我控制力。許多孩子已經認識到沉迷網絡的危害了,但是就是已經上癮,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把網絡游戲卸載了,又裝上,裝上了又卸載,反反復復就是戒不掉,因此戒掉網癮要從提升自控能力入手。父母在孩子認識到沉迷網絡的危害后,要相信孩子能通過自我控制戒掉網癮,對孩子網癮行為尊重、理解、接納的前提下進行勸解疏導,不能打罵斥責批評,而是和孩子一起尋找克服網癮的辦法,在孩子取得進步后及時鼓勵表揚。鼓勵孩子自己控制上網時間,列出使用計劃,規定獎懲措施,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執行。孩子自控力的培養也要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控制當前誘惑,積累延遲滿足帶來的積極體驗,培養孩子積極等待的能力,培養孩子能夠控制自己想法和行為的能力。
3.培養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品質。大部分孩子是在現實的生活之中遇到挫折,得不到認可,體驗不到成功感,于是變得自卑、自閉,從網絡虛擬世界尋找朋友,尋找虛假的成功,從而迷失了自我。
家長可以支持孩子競選班干部,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參加學校運動會,把孩子的特長和優點挖掘出來,展示出來,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自信心,獲得成功和快樂的體驗。家長可以從小給孩子講德育故事,講名人成長的故事,看他們是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難,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給孩子戰勝挫折的勇氣,培養孩子自強的品質。父母千萬不能對孩子太寵愛,小時候孩子要干活,父母不讓干,長大了就變成了再說也不干,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自立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孩子自己把一件件事情干地完美了,自然而然產生的自信。一定要在孩子能力范圍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完不成父母幫忙,但不是代勞。一個自信、自強、自立的人,是絕不會允許虛擬的網絡世界耽誤自己進步的。
四、尋求專業幫助,徹底擺脫網絡依賴
孩子網絡成癮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依靠自身力量不能改變孩子對網絡的依賴,自己無法控制自己,帶有沖動控制或者強迫色彩,就要尋求專業幫助,到專門機構進行綜合治療。
1.找心理醫生疏導。要找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疏導,通過系統性的認知行為干預,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主要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可以考慮森田療法、系統脫敏療法、家庭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有的醫生會開一些抗抑郁的藥物。
2.找網癮治療機構。現在的青少年網癮治療機構,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專業的、正規的、經驗豐富的治療機構,在去之前要實地考察,對機構的教育方法與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后再做決定。這類機構收費一般比較高,一個周期一般4-6個月,收費在1.5萬-6萬元左右。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