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一個人只有學會為生活、為自己負責,才能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所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第一步,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那到底什么是責任感呢?是一個人“必須做”的事?還是“應該做”的事?“應該做”的事,才是自己覺得需要去做、而且還要想辦法做得好一點的事。所以,培養孩子責任心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擴大孩子“應該做”的清單,并讓孩子感受到做完自己“應該做”的事之后的那份成就感。
【分級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需要分齡培養的能力】
*學前階段:用快樂體驗滋養責任心
讓責任心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了,讓孩子可以摸得到、理解得了了。
*上學以后:家長變“懶”,孩子才能變勤快
那么我們如何讓孩子學會對自我負責呢?
1.培養責任心,先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2.不做保姆型父母
家長從一個“我要為孩子做些什么”轉換成“我要為孩子放下些什么”的思考型父母
3.改變愛發牢騷的家庭環境
4.不要隨意指責孩子“不負責任”
在育兒過程中,責任心就像一顆小苗,從播種入土,到萌芽出土,再到耐心呵護直至開花結果,這個過程不是自然界的一個四季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二十個春秋更替才能臻于成熟。所以,孩子是否擁有一份責任心,就看父母對自我的挑戰了,養育孩子是一個慢活,靜待花開。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