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厭學焦慮怎么辦?
我女兒是一個正在讀高三的女孩,她的學習成績很優異,考上了我們市重點高中。本來我想讓她考重點高中,成績上去,對于她而言都是一個機遇,于是我和她爸爸在孩子高中時的高期望,讓她感覺到她的壓力很大。
在這個孩子的心里,父母只盯著她的學習成績,沒有真正的關心她的內心需求,她沒有與家人溝通的欲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了和學習成績和父母的期望發生激烈沖突,她逐漸變得不自信,極度自卑。她的爸爸說:“如果我的成績很好,如果我的成績很一般,那我就可以考上重點高中。”
她已經努力學習了,成績好自然沒有什么好說的,所以他非常的憤怒。
最后,兩個孩子開始了厭學。他不再愛學習,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老師、同學也不喜歡她,她認為爸爸媽媽媽不愛她,同學也歧視她。
我問了她幾個同學,都說他們不喜歡她,父母沒有重視她的感受,她因此也很傷心。
我告訴她,這是因為她在學習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她在學校很難受,很難受,她也不愿意去學校,因為她覺得在學校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成績,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在跟父母的關系中得不到支持。
當我讓她跟媽媽聊的時候,她很不耐煩,甚至有很反感的意思,說媽媽太嘮叨了,還總是說她不聽我的。
我一聽,就對她說:“媽媽想跟你說說,不管你做什么,媽媽都是愛你的,我都會一直愛著你的。”
媽媽當時語速不急,我則繼續跟她說:“在家里也一樣,媽媽也是愛你的,雖然爸媽很愛你,但是在爸媽的心里,永遠都是你的重要,你可以表達愛,我可以為你做些什么?”
其實,這樣的表達方式,會讓孩子感到非常舒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能被理解的,從而拉近了距離。
2、批評孩子時要給孩子“面子”
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比如,每次父母批評我,我都很害怕,甚至是想著回家后看父母是怎樣對我的。
即使是真的做錯事了,我也不敢承認錯誤,因為害怕老師會懲罰我,或者說老師會把我訓斥得一文不值,或者把我趕出家門后給我貼上小偷的標簽。
其實,孩子犯了錯,或者受了一些委屈,也不敢告訴家長,只能自己承受。
所以,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有一顆平常心,同時也要尊重孩子,對孩子要有一顆平常心。
3、不要做只會發號施壓的“直升機父母”
“都是為你好”,成為父母后,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對孩子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一些很小的事情。
比如: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被老師叫去學校,這位家長一怒之下,開車把孩子給吐了。
結果,孩子非但沒有受到教育,反而還頂撞老師,甚至還選擇了自殺。
人總是很容易受情緒的左右,當一個人長期承受不住情緒的時候,就很難再去理智思考。
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情緒崩潰時,不要急著去壓制。
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先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合理的認知,幫助孩子找到情緒的“生根”。
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引導孩子客觀冷靜下來,重新認識情緒的來源,從而思考如何擺脫困境。
這個過程,也是家長對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為后續成長打下基礎。
所以說,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時,其實是他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
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給予孩子共情的力量。
當孩子情緒平復下來,我們可以問:“你能跟我說說發生了什么事情嗎?”
“是因為老師批評你嗎?”
引導孩子主動表達,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是孩子情緒管理的好時機。
三、合理表達情緒
負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不能用情緒傷害自己。
《小情緒小精靈-潛能釋放智慧》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說,一個健康的情緒才是真正的語言。
真正的表達情緒,需要表達自我,并且學會正確表達。
有的父母可能會覺得,跟孩子說話有什么意義?
“好好說話!”“高興!”
有的父母會覺得,用語言表達跟孩子之間的交流就像是朋友,而不是對牛彈琴。
其實,家長們只要換個角度想一想,說話和表達本身就是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表現。
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他,幫助他疏通情緒,然后才是了解和引導他。
而不是一上來就和孩子一樣,批評孩子,指責孩子。
2、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讓他哭一會兒
小軒的媽媽在她的《我家有怪獸》中,遇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怪獸媽媽因為孩子調皮,經常動手打孩子,導致孩子變得膽小,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