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復復,連續兩次延緩開學時間。
第一次,定4月10號初三高三開學,4月11日初小幼兒園均開學,結果在4月10號早晨檢測出一名高三學生呈陽性,暫緩復課;第二次定5月6日開學,5月4號,本市發現一例陽性,加上周邊城市出現多例陽性,教育局再次按下暫停鍵,暫緩開學。
每次宣布復課時,老師們摩拳擦掌,家長們興奮異常,至于學生,不好說。我問過我家孩子,要復課了,心情怎樣?她沉凝片刻說,不知道。我明白她的意思,矛盾的心理,在家相對自由,但沒有伙伴,在學校,必須受老師的監督和管制,不敢玩小動作。
停學近2個月之久,我和孩子之間發生了不少的摩擦。一切都在試錯中進行,在不斷地反思中總結。
寬松還是收緊
姐姐在家上網課,我和她爸沒辦法一直在家陪著,家里糧油店地方小,環境嘈雜,不適合搞學習。上午我在家一般能待到十點,這時孩子網課基本結束,小學主要有語數外三科。當中我做家務,弟弟安排在客廳活動,盡量給姐姐一個安靜的環境。
一段時間,姐姐在上課的釘釘軟件上加了幾個同學好友。開始我認為無大礙,課后和同學交流交流聊聊天也可以。后來發現,她們在上課時間內相互發信息聊天,幾經提醒,無效果。每次和同學約玩,姐姐作業就無法按要求完成,出現空題,字跡潦草,錯題多,應付了事的情況。有時還不按時提交作業。和同學出去玩時,偷拿家里錢,隨意買零食,買 垃圾食品,去別的小區玩,說臟話。
我很生氣,也很詫異,對孩子突然有種陌生感,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家的孩子。在我們跟前她不這樣,我不明白也想不通,為什么她會這樣?
首先,我主動給她零花錢,一周10塊,家里還備一些水果,餅干面包之類的吃的。為啥她還要偷拿家里的錢?
其次,盡量給她自由。我和爸爸都體諒她,居家學習也挺悶的,只要完成老師作業,可以約附近的同學一起玩玩。
孩子犯錯不可怕,只要改,然而事情不往預期發展。開始我沒懲罰她,跟她講道理,但沒用,第二天她照樣重復犯錯,上課和同學發信息聊天,撒謊和同學去別的地方玩。我找她的同學談話,上課時間不要聊,我罰她寫檢討書,跑步。再犯,加重處罰力度,打手板。效果都不佳后,我被徹底激怒了,我用了強制手段,拉黑她的同學,不允許她再約同學去玩,暫停她的零花錢,待在我的身邊,我在哪她在哪。
我也反思自己。以前,我不認同好友的一些做法,她管孩子,除了自己家小區,去哪玩時,必須有大人在身邊。我認為好友太謹慎,妨礙孩子獨立。現在看來,好友那樣做不無道理,青春期的孩子不適合完全放手。一來城市環境復雜,外來人口居多,尤其是女孩,怕遇到壞人。二是這么大的孩子,面對誘惑自控力弱,孩子的玩伴,哪怕是同班同學,做家長的必須有所了解,孩子有樣學樣,和擁有不良習慣的孩子,要敬而遠之。
第二,孩子缺少真正的陪伴。開店占據我和他爸的大部分時間,回到家還有家務事其他雜事,跟孩子交流不夠,沒時間和她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帶她出去玩。再加上居家學習,孩子憋悶,沒地方釋放她的情緒。
目前做了哪些事?
孩子從抗拒到慢慢接受,(拉黑同學好友,禁止聊天)上網課專心了,作業認真及時地完成。
每天讓她做一件家務事——洗一次碗,有些抗拒,但能執行。
每周帶她晨跑3次。她不情愿,起床時和跑步中都帶著情緒,我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最終愉快地完成跑步。跑步時,我把音樂調外放,放她的樂器老師讓她聽的歌曲,一起聊聊天。我規定她跑3公里,不限速度,跑不動時也可以快走,但不能放棄,以此鍛煉耐心和恒心。
增加親子活動。店里不忙時,和她一起去爬山,一起散步,陪她去小廣場找朋友玩耍。
看著不讓自己焦慮的育兒視頻和育兒書。我推薦李玫瑾老師的育兒觀,不要過分在意孩子的分數與學習,要多注重心理撫養,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哪怕孩子將來做著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也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像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書本上看的育兒方法,家長用起來并不能得心應手,遇到問題,難免焦慮煩悶,唯有保持耐心,用心觀察,用心陪伴,不斷學習,找到相對平衡的解決之道。有時還需要家長退一步海闊天空。孩子不愛學習,愛勞動也挺好;不愛勞動,愛運動也挺好;不愛運動,但不學壞也挺好的。總之,要多想想孩子的長處,想想自己小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在我們眼中不優秀渾身缺點的孩子,很多方面是勝過小時候的我們滴。不要忘記初心,她(他)平安健康才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啊!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