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看斌聊,閱讀世上美文,體味人間美好。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自問世以來,不知激勵了多少人在困境中奮進,在艱難中前行。
冬天是四季中的一種自然時節,也是自然界環境較為惡劣的時候。往往在冬天,天寒地凍,萬木蕭瑟。如果人在此時遇到困境,那就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只有勇敢與其奮爭,才能攻克那困難的時節,才能迎來春天的到來。
“冬天過去了”這篇文章的作者通過對冬天時節,父親背著患病的弟弟,翻山越嶺去四處求醫治病和肩扛著找親戚借的米換學校飯票兩件事情的敘述,把讀者帶到那過去經濟困難的時期,呈現出一個中年父親面對著家庭困難不低頭,不放棄的堅韌之力和對孩子的責任感和摯愛之心。父親沒有什么光輝事跡和“高、大、上”的形象,就像千萬個平凡家庭的父親一樣,默默承受著生活的平凡。
同時,該作品的高明之處,寫父親雖然沒有文化,卻講了“冬天快要過去了”這句樸素而意味深長的話。文章中有三次出現,第一次是自言自語,流露真情,自然而不做作,讓人觸景生情。第二次是對“我”的告誡,讓“我”“熬一熬”。既是“自勵”,又是“鼓勵。”第三次是對繞膝的滿堂孫輩吆喝道:“出太陽啦,出去玩吧。冬天過去了。”使得文章前后貫通,構成了一個整體。
“冬天快要過去了”這句話,既是一種自我安慰,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既是對困難的藐視,也是對未來的憧憬;既是戰勝困難的樂觀預言,也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注:圖片源于網絡
附:美文
冬天過去了
牛傳綜
坎坷中的記憶最難忘卻。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腎炎。于是,父親東拼西湊弄了些錢,每日背著弟弟去鄉衛生院治療。數九寒天,風雪交加,空著手走路尚且艱難,更何況父親要背著十來歲的弟弟翻山越嶺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幾次,一不小心陷進雪坑,父親是背著弟弟慢慢爬上來的;寒風襲來,怕弟弟凍著,父親又脫下自己的棉襖,裹在弟弟身上。接連好幾個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親后面當幫手。回來時,父親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望著積雪逐漸消融而變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說:“冬天快要過去了。”
已經懂事的我,此時,仿佛忽然走進了父親的內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對于貧弱的家庭是嚴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內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饑的飯食,哪一樣都操碎了父母的心。這個季節,他們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樣點燃,讓我們圍著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過去啊。望著疲憊地坐在冰涼的山石上的父親,正值壯年的他已經生出了許多白發。此情此景久久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還是一個冬天。有天早上,我磨蹭著沒有去上學。飯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無米讓我背到學校換飯票;像給我飯票的同學家里同樣拮據。因此,今天去學校,不僅自己肚皮打發不了,也無法面對幫助過我的同學。父親得知,喉頭蠕動了一下,說:“你先去上學,我不會讓你挨餓的。”
果然,中午時父親扛著一袋米趕到學校來了。他腳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積雪里,老遠就聽到他和喘息聲。我跟在他后面,幾次要幫他一把,都被他拒絕了:“不用不用,你人還小,扛不動。”望著父親被壓得彎彎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陣發酸。后來得知,這袋米是父親向好幾個親戚家借來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門了。到食堂稱過米,父親就把換得的飯票交給我:“快去買飯吃吧,餓壞了。”我要父親一起吃,他無論怎樣都不同意,說要趕回去,到家三十里路呢。走幾步,他又回過頭來,伸出手將我松開的一粒紐扣扣好,對我說:“熬一熬,冬天快過去了。”我看到,父親幫我扣紐扣的手在微微發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該說什么,朝他點點頭。目送著父親朝校門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塊白漬漬的印跡,那是剛才扛米袋子時留下的灰。我張張嘴想喊住他幫他拍掉,他已經走遠了……
父親不是個文化人,說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話語。但那句“冬天快要過去了”的喃喃自語,勝過我讀過的任何詩句,給我以鼓舞,教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去年春節期間回故鄉,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陽光下滴答落水。父親望著屋外,對繞膝的滿堂孫輩吆喝道:“出太陽啦,出去玩吧。冬天過去了。”父親的話一下子讓我生出萬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經徹底告別了“冬天”,與年少時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來形容也不為過,但父親教給我們的“熬過冬天”的體驗使我終身難忘。有了這樣的體驗,其實就是擁有了一種力量啊。感謝您,父親。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