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面普及,是我們國家一項利國利民的普惠性政策,主要針對城鄉居民中,沒有固定就業單位的人員,解決這一部分群體老有所養的問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了這么多年,大多數人的心態還是處于迷茫狀態,根本不清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來有啥用,更不清楚自己能領多少錢,甚至有些人,依然認為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無非是幫村(社區)完成任務的心態,其實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
除了少數人在交和不交之間難以選擇之外,最尷尬的是長期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歲數小長期不著家,但村里每年都會通知家里的老人,讓在外務工的年輕人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抱著“我還年輕”的心態,覺得自己到了45歲才開始繳納,反正可以繳滿15年就行。農村有句俗話叫“葉落歸根”,但事實上隨著逐步推進的城鎮化進程,盡管少部分外出的農民工在異地安家置業外,大多數人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老家,不得不承認有少數年輕人,在企業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支撐,確實也不需要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外出的年輕人到底要不要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我就從以下3個方面來展開贅述:
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區別
從繳費標準的角度來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遠遠高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標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根據個人收入的8%繳納,其他部分由用人單位代繳,相對來說,用人單位承擔了大部分;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則是定額定檔繳納,國家財政根據個人的繳費檔次,補助相應的金額存入個人賬戶。在補繳政策方面,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就目前的政策,到了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的,大多數地方不支持一次性補繳,需要按年進行繳納,直到繳滿15年才能辦理領取手續,也就是說你到了退休年齡,領取養老保險的時間還得推遲,真正實現了“延遲退休”;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地方還支持一次性補繳,到齡即可辦理領取手續,但是補繳的年份是享受不到國家補助的部分的。
在農村和城鎮未并軌之前,農村的繳納對象政府對于最低繳納100元的對象,財政按照當年繳費的標準補助30元,也就是說你個人繳納100元,實際存入你個人賬戶的是130元,而繳納最高檔2000元的農民,政府相應補助90元存入賬戶,當年個人賬戶工存入2090元。農村和城鎮并軌后,除了部分特殊困難群眾,繳費標準也從原來的最低檔100元提高到300元,最高檔則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城鄉居民可自由選擇自己適合的檔次繳納,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助。需要強調的是,就算沒有到辦理領取的年齡,進行一次性補繳的城鄉居民,哪怕你在第二年補繳上一年度的,同樣不可以享受到政府補助。
將來能領多少錢的決定性因素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繳滿15年,將來一個月能領多少錢?”事實上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不要說基層干部,恐怕就連專職的社保干部,他也無法幫你計算出來。影響領取金額的因素其實很多,通常由個人賬戶總額和基礎養老金兩個部分構成,個人賬戶總額,和個人繳費的年數、每年繳費檔次,是否逐年進行繳納、銀行的利率等,都有很大的關系,而基礎養老金的部分,則根據不同區域的經濟狀況,會有所不同,以貴州為例,從2011年全面推行農村養老保險以來,基礎養老金從60元/月,提高到如今的近100元/月(當然經濟條件較好的區縣可能超過100月/月),也就是說當年不用繳費就辦理了養老保險的老年人,每年領到的錢,從720元上升的了如今的近1200元。隨著經濟的增長,這些老人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在不遠的將來,有望突破2000元/年。
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領取的時候到底一個月可以領到多少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養老保險最特殊的一個方面,就是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總數+財政補助的總數+銀行利息的總數,我們以貴州為例,在2011年已經年滿45周歲而不到60周歲的人,從2011年開始,就必須逐年進行繳納,不得斷繳,斷繳的年份到辦理領取手續事需要進行補繳,同時補繳的年份不再享受財政補貼的部分,拒不補繳的將無法辦理養老保險領取手續,而在2011年未滿45周歲的人群,到領取的年齡,繳費年限最低不得少于15年,繳費總年數不足15年的,需要進行補繳的同時,同樣也不享受財政補貼的部分。
前面們已經說過養老保險金的構成,不得不說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構成中,基礎養老金才是大頭的部分,而自己繳納的部分則是少數。不管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個人月領取的金額=個人賬戶余額/139+當月的基礎養老金,也就是說,假如一個人每年按100的標準繳納了15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他的個人繳費總額就是1500元,在不斷繳的情況下財政應補助給他450元,假如銀行該支付的利息為300元,領取當年的基礎養老金為120元,那這個人每個月應該領取的金額為:(1500+450+300)/139+120=136.20元。如果在未滿領取年齡的人出現意外死亡的,個人繳費的部分將全部退給繼承人,已辦理領取手續個人賬戶余額未領完出現意外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將全部退還給家屬。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該交不該交?
現在很多大型企業,都會幫員工購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好一點企業甚至還購買了“五險一金”。但對于外出就業不穩定的農民,購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未必是最佳選擇,有些人回到村里,就說自己在外地有“五險一金”,但村(社區)還是動員,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交上,其實這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因為現在外出的人,在一個企業能堅持做15年的人少之又少,行業、企業間跳槽頻繁,到了退休年齡未必能辦理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領取手續,所以沒有穩定職業的人,選擇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對的,如果就因為在外地有斷斷續續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而拒絕繳納,那到了領取年齡兩邊都領不到,真的是有點可惜。
當然,對于就業穩定的人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群體,其實村(社區)干部也是不鼓勵兩邊都繳費的,因為就當前的政策而言,如果到了退休年齡,能夠順利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手續的,也沒必要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兩個險種中只能領取一種,相對而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會高的多。如果兩邊都繳納的,到時候有一個險種也只是退給你個人繳納的部分以及銀行利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單位代繳的部分不可以退出來,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財政補貼的部分也同樣退不出來。
編后語:外出務工的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不交一向是大家比較頭疼的事,說白了得看你就業的狀況,如果你所在的單位或企業有“五險一金”,而且你還有把握繳滿15年,那你真的也沒必要繳納城鄉居民養老表象,如果不能,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911.html